[发明专利]极低密度聚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7742.4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2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双;姜艳峰;李瑞;牛娜;王玉茹;葛腾杰;高宇新;张明强;张瑞;杨国兴;王斯晗;宋磊;安彦杰;张德英;王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K9/02;C08K9/04;C08K9/06;C08K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高龙鑫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度 聚乙烯 纳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极低密度聚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重量比组成:
极低密度聚乙烯 99.90-99.95重量份;
碳纳米管 0.01-0.10重量份;
偶联剂 0.01-0.0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密度聚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重量比组成:
极低密度聚乙烯 99.90重量份,
碳纳米管 0.01-0.05重量份;
偶联剂 0.01-0.05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低密度聚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极低密度聚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8-1.0g/10min,密度为0.880~0.915g/cm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低密度聚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和/或钛酸酯偶联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低密度聚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的外径为20-30nm,长度为10-30μm,密度为2.1-2.5g/m 3,表面积大于110m2/g。
6.一种极低密度聚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是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密度聚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碳纳米管加入到质量比为1:1的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中,并用超声波在室温下处理2-3h;然后将混合物在120-130℃下回流4h,过滤、洗涤至中性,在真空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即得到纯化的碳纳米管;
步骤(2):将偶联剂和步骤(1)中制得的纯化的碳纳米管加到乙醇中,超声处理1-2h,然后在70-80℃下回流2h-3h以除去乙醇,即得到所述表面改性碳纳米管,其中所述偶联剂与步骤(1)中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10:1-5;
步骤(3):将极低密度聚乙烯和步骤(2)中制得的表面改性碳纳米管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3-5min;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转速为55-550rpm,温度为160-190℃,即得到所述的极低密度聚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中极低密度聚乙烯与表面改性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99.90-99.95:0.02-0.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低密度聚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和/或钛酸酯偶联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低密度聚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与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5~5:1,且所述极低密度聚乙烯与表面改性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99.90:0.02-0.1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低密度聚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低密度聚乙烯聚合物的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8-1.0g/10min,密度为0.880~0.915g/cm3。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低密度聚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的外径为20-30nm,长度为10-30μm,密度为2.1-2.5g/m 3,表面积大于110m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77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片上波导损耗测量方法、测量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