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试验主题分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8219.3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3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安子;宁柏锋;周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深圳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H04W4/70;H04W40/10;H04W40/32;H04W84/18;G08B21/18;G08B2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刘艳玲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工智能 技术 试验 主题 分析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试验主题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转发模块、试验数据分析模块和监控终端;其中,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电力试验数据;数据转发模块接收电力试验数据,经压缩处理后转发至试验数据分析模块;试验数据分析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分析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并将分析结果发送至监控终端;监控终端实时显示该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并在该变电站运行异常时进行报警。该系统通过数据采集模块来获取变电站运行时的各种参数;经实验数据分析模块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能够了解到变电站的运行状态,无需检修人员亲自进入变电站进行巡检,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了对变电站进行巡检的巡检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试验主题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电能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确保输电系统的安全可靠,就需要对变电站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测。目前,我国家大部分变电站采用离线监测的方法,电力公司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其工作量较大、人力成本较高,此外,每次检修均需要停电工作,影响供电可靠性,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损失和不便,而且停电工作可能给电网安全带来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试验主题分析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试验主题分析系统,该试验主题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转发模块、试验数据分析模块和监控终端;其中,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设置在变电站内的多个电力信息采集单元,所述电力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在位置的电力试验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所述数据转发模块;
所述数据转发模块用于接收电力试验数据,经压缩处理后转发至所述试验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试验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分析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并将分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监控终端;
所述监控终端,用于实时显示该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并在该变电站运行异常时进行报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力信息采集单元为传感器节点;
所述传感器节点由多个普通节点和一个汇聚节点组成;所述普通节点部署在变电站内的监测点处,其用于采集监测点处的电力试验数据,所述汇聚节点部署在变电站的中心位置,其用于汇聚各普通节点采集的电力试验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所述数据转发模块。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节点包括: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相位传感器、功率传感器、避雷针监控传感器、变压器油温传感器、电缆绝缘监测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方式构建一个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节点按照预设的分簇规则构建一无线传感器网络,具体是:
(1)传感器节点部署完成后,从普通节点中筛选出多个普通节点作为备选簇首,并将筛选得到的备选簇首加入到备选簇首的集合中;
(2)在备选簇首的集合中进行簇首选举,选举出簇首节点,未当选为簇首的备选簇首则恢复成普通节点;具体地,实现簇首选举的过程是:
计算任意两个备选簇首之间的相关度值,若两者之间的相关度值大于预设的相关度阈值,则从两者之间选择综合能力值大的备选簇首作为真正的簇首,若两者之间的相关度值不大于预设的相关度阈值,则两者均作为真正的簇首;
其中,两个备选簇首之间的相关度值的计算式子为:
备选簇首的综合能力值的计算式子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深圳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深圳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82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