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同时硝化反硝化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8624.5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0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危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危杏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张文俊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同时 硝化 一体化 污水处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同时硝化反硝化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隔板(2)、气提装置(3)和第二隔板(7),所述第一隔板(2)将箱体(1)内部空间按水流动方向分成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3)、气提区(14)和澄清区(15),所述进水口(11)连通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3),所述出水口(12)连通澄清区(15),第二隔板(7)倾斜设置于气提区(14)内并将气提区(14)分成相互连通的左右两个空间,所述第二隔板(7)与箱体(1)底部间距为400~1000mm,左边空间(16)对应的第一隔板(2)与箱体(1)顶部间距为400~800mm以使左边空间(16)连通澄清区(15),右边空间(19)连通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3),所述气提装置(3)设置于左边空间(16)内用于对左边空间(16)曝气,气提装置(3)曝气量为1.5~6m3/h,气提装置(3)与箱体(1)底部间距200~300mm,第二隔板(7)与箱体(1)底部之间的夹角为30~60°;
所述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3)溶解氧控制在0.3~0.5mg/L,污泥浓度控制在6000~8000mg/L;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3)出口处NH3-N控制在1~5mg/L,NO3-N控制在5~10mg/L以下,絮体粒度为50~200μm,污泥负荷宜为0.05~0.3Kg BOD5/Kg MLVSS·d;
所述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3)靠近进水口(11)的一侧设有第三隔板(4),所述第三隔板(4)的一侧与箱体(1)之间形成吸附区(17),吸附区(17)连通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3),吸附区(17)内设有过滤格栅(6),所述进水口(11)正对过滤格栅(6)设置;所述吸附区(17)菌胶团负荷为50~150gCOD/gMLSS;所述吸附区(17)控制不低于40%的有机污染物被菌胶团吸附;
所述气提装置(3)包括曝气器配气管(31)、多个曝气器(32)以及第一进气管(33),所述第一进气管(33)连通曝气器配气管(31),多个曝气器(32)位于曝气器配气管(31)上方并与曝气器配气管(31)连通,第一进气管(33)的通气量为1.5~6m3/h,曝气器配气管(31)与箱体(1)底部间距200~300mm;通过气提装置(3)向气提区(14)曝气可实现固液二相混合液回流提升高度10~50mm;
还包括第四隔板(5),所述第四隔板(5)设于澄清区(15)内,所述第四隔板(5)与箱体(1)间形成延时曝气区(18),延时曝气区(18)连通气提区左边空间(16),所述第四隔板(5)上下两端均与箱体(1)形成间隙以使澄清区(15)与延时曝气区(18)连通,所述延时曝气区(18)与吸附区(17)连通,所述延时曝气区(18)和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3)内均设有曝气装置;
还包括填料箱(7),所述填料箱(7)设于澄清区(15)内,所述填料箱(7)内上下依次设有波纹规整填料层和竖管填料层(71),所述波纹规整填料层包括多个竖直截面为波浪形且相间设置第一波纹板(72)、第二波纹板(73),第一波纹板(72)与第二波纹板(73)之间对称设置,第一波纹板(72)与第二波纹板(73)之间的对称轴与填料箱(7)竖直轴线平行,所述填料箱(7)底部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填料箱(7)位于波纹规整填料层上方连通有一出水管(74),所述出水口(12)正对出水管(74)设置,所述出水管(74)的一端经出水口(12)穿出;
还包括DO监测器(81)、风机(82)和控制模块,所述DO监测器(81)设于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3)内,用于监测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3)内DO浓度值,所述控制模块与DO监测器(81)、风机(82)均通讯连接,所述风机(82)与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3)中曝气装置的第二进气管(44)连通,所述控制模块根据DO浓度值控制风机(82)间歇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时硝化反硝化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曝气装置包括多个曝气管(42)、空气分配管(43)和第二进气管(44),多个曝气管(42)均连通空气分配管(43),所述第二进气管(44)连通空气分配管(43)用于向空气分配管(43)内通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危杏,未经危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862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