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本安型双频大功率无线接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8807.7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9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熊伟;邓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10 | 分类号: | H04W88/10;H04Q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王琦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频 大功率 无线 接入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以太网设备技术领域,一种本安型双频大功率无线接入设备,包括:电源缓启动模块、本安型DC‑DC电源模块、本安二次保护模块、电源管控模块、ARM架构SoC模块、双频无线基带射频模块、存储模块、时钟模块、Combo口电源管控模块、5电1光PHY芯片模块、Combo口模块和RJ45接口模块。本发明实现了传输率高,满足现代化井下通信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以太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本安型双频大功率无线接入设备。
背景技术
煤矿综合自动化是煤矿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的保证,而煤矿井下网络平台是实现煤矿综合自动化的基础;目前,我国的许多煤矿都建立了工业以太网,用于井下采煤装备以及井下环境参数的监控;大部分方案都是采取井下有线以太网方式,布置于主要巷道,不能覆盖整个井下;无法实现运动机电装备的监控,比如采煤机、机车等;我国的煤矿综合自动化项目,均没能涵盖综采工作面,不能实现综采装备的远程监控,于是出现了无线接入设备方案来取代有线接入设备方式,采用百兆单频无线网络方式(百兆上行+无线百兆下行)。
目前井下无线接入设备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A、传输速率不高,100兆端口上行通信,下行为只支持IEEE802.11b/g单频2.4G无线设备连接到带有无线收发功能的摄像仪或通信控制设备。
B、IEEE802.11b/g单频2.4G的理论传输速率为54Mbps,上行端口只有100兆,最大吞吐量最高为单向传输20Mbps,双向传输26Mbps,随着井下通信监测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增多,所要传输的数据量也在急剧上升,传统的无线接入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井下通信的需求。
井下所使用的本安电源,对整机功耗和启动冲击电流有明确要求(GB3836.4本安防爆标准),负载设备功耗一般不允许超过18W,此要求限制了大部分普通无线接入设备在井下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安型双频大功率无线接入设备,传输率高,满足现代化井下通信的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本安型双频大功率无线接入设备,包括:电源缓启动模块、本安型DC-DC电源模块、本安二次保护模块、电源管控模块、ARM架构SoC模块、双频无线基带射频模块、存储模块、时钟模块、Combo口电源管控模块、5电1光PHY芯片模块、Combo口模块和RJ45接口模块;
电源缓启动模块外接电源,电源缓启动模块与本安型DC-DC电源模块连接,本安型DC-DC电源模块与电源管控模块连接,电源管控模块与Combo口电源管控模块连接,Combo口电源管控模块与Combo口模块连接,本安型DC-DC电源模块与本安二次保护模块连接,本安型DC-DC电源模块与5电1光PHY芯片模块连接,5电1光PHY芯片模块分别与Combo口模块、RJ45接口模块、电源管控模块和ARM架构SoC模块连接,本安型DC-DC电源模块与ARM架构SoC模块连接,ARM架构SoC模块分别与双频无线基带射频模块、存储模块和时钟模块连接;
电源经由电源缓启动模块、本安型DC-DC电源模块、电源管控模块和本安二次保护模块通过本安型DC-DC电源模块转换出合适的电压分别给ARM架构SoC模块、存储模块、时钟模块、双频无线基带射频模块、光口电源管控电路、5电1光PHY芯片模块供电;ARM架构SoC模块、存储模块、时钟模块、双频无线基带射频模块、5电1光PHY芯片模块电路上电启动完成后,通过光口电源管控电路,依次给每个Combo口模块供电;Combo口模块或RJ45接口模块连接5电1光PHY芯片模块分别用于处理RJ45电信号或光纤光信号,再通过ARM架构SoC模块、双频无线基带射频模块转换成无线射频信号,以完成有线和无线数据的转换,双频无线基带射频模块上连接用于接收或发射无线射频信号的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88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