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自适应“激光鞘”辅助激光通信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9962.0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2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锋;闫宝罗;刘波;张昊;李昌瑾;江晓瑞;李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11 | 分类号: | H04B10/11;H04B10/556 |
代理公司: | 天津耀达律师事务所 12223 | 代理人: | 张耀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自适应 激光 辅助 通信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环境自适应“激光鞘”辅助激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激光通信发射机(9)、第三凸透镜(10)、第四凸透镜(11)依次顺序设置组成的信号光路,以及由超短脉冲激光器(1)、第一凸透镜(2)、第二凸透镜(3)、光阑(4)、起偏器(5)、分束镜(6)、波前相位调制器(7)依次顺序设置组成的超短脉冲光路,其中波前相位调制器(7)设置在分束镜(6)的透射光路上;
包括可变倍数扩束镜(8)、二向色镜(12)、变焦透镜模块(13)、滤光片(14)、激光通信接收机(15),依次设置在分束镜(6)的反射光路上;分束镜(6)反射的超短脉冲光经过可变倍数扩束镜(8)后进入二向色镜(12),由二向色镜(12)将信号光路和超短脉冲光路共轴合束,合束光经变焦透镜模块(13)聚焦后,超短脉冲光在大气湍流位置处产生“激光鞘”辅助信号光通过,仅信号光经过所述滤光片(14)由激光通信接收机(15)接收信号光;
包括计算机(16),与超短脉冲激光器(1)、波前相位调制器(7)、可变倍数扩束镜(8)、变焦透镜模块(13)、激光通信接收机(15)无线连接,计算机(16)根据接收信号功率对可变倍数扩束镜(8)的扩束倍数、变焦透镜模块(13)的焦距、超短脉冲激光器(1)的压缩光栅对间距、波前相位调制器(7)内的相息图进行顺序控制,实现“激光鞘”空间分布优化,以达到在给定时间内最高信号光功率输出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自适应“激光鞘”辅助激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透镜模块(13)的响应频率1MHz、变焦范围为10m到10km;所述超短脉冲激光器(1)输出峰值功率达太瓦级或以上,脉宽小于50ps,重复频率大于50Hz;所述波前相位调制器(7)刷新频率达到1kHz或以上,相面为1920×1080的矩形像素域,且其中需计算机(16)优化相息图的区域为相面中心处1164×655的矩形域以外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自适应“激光鞘”辅助激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凸透镜(2)、第二凸透镜(3)对超短脉冲光扩束的光斑直径等于或略大于光阑(4)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自适应“激光鞘”辅助激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变焦透镜模块(13)前脉冲光光斑直径与信号光光斑直径之比大于4。
5.一种环境自适应“激光鞘”辅助激光通信方法,通过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打开超短脉冲激光器(1),调整第一凸透镜(2)、第二凸透镜(3)对超短脉冲光扩束,使其光斑直径等于或略大于光阑(4)孔径,以匹配波前相位调制器(7);
2)控制计算机(16)加载相息图,通过调整起偏器(5)使输入光偏振方向与调制器内液晶方向相同,以达到最佳调制效果,调整后,卸载该相息图;
3)调整可变倍数扩束镜(8)实现对调制后脉冲光的扩束,调整第三凸透镜(10),第四凸透镜(11)实现对信号光光斑的控制,以使得在二向色镜(12)和变焦透镜模块(13)之间的合束光共轴,且变焦透镜模块(13)前脉冲光光斑直径与信号光光斑直径之比大于4;
4)根据通信链路环境预估期望成丝位置,并通过调整可变倍数扩束镜(8)的扩束倍数和变焦透镜模块(13)的等效焦距,实现脉冲光在期望位置处产生“激光鞘”辅助激光通信;
5)建立通信链路后,由激光通信接收机(15)接收信号光并将信号功率值反馈给计算机(16),实现环境自适应“激光鞘”辅助激光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境自适应“激光鞘”辅助激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计算机(16)进行以下顺序控制,
第一步,控制可变倍数扩束镜(8)的扩束倍数和变焦透镜模块(13)的等效焦距以优化“激光鞘”位置和长度;
第二步,控制超短脉冲激光器(1)中脉冲压缩光栅对间距以调谐初始啁啾量补偿群速度色散,并实现“激光鞘”位置、长度和空间分布的进一步优化;
第三步,在给定时间限制内,计算机(16)使用快速收敛算法计算相息图对超短脉冲光进行波前相位调制,主要实现“激光鞘”空间分布的进一步优化;
以上三步为一个优化周期,若某一时刻,接收信号功率相比优化前降低5%,则进入下一个优化周期,以此实时优化“激光鞘”参数实现环境自适应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99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通信传输线路检修方法
- 下一篇:网络切换的方法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