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印路径规划方法及打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00411.1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7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0/85 | 分类号: | B22F10/85;B22F10/31;B22F10/22;B22F12/00;B22F12/90;B33Y10/00;B33Y30/00;B33Y4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路径 规划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印路径规划方法及打印装置,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该打印路径规划方法,包括:识别目标图案;其中,该目标图案中包含至少2个不接连的单元图形;获取所述目标图案中第一单元图形的多个潜在打印起始点,并计算出所述潜在打印起始点与第二单元图形之间的区域密集程度;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第一单元图形的打印轨迹的最终打印起始点。本发明通过分析目标图案中目标图形与其它图形之间的密集程度,从而在目标图形与其它图形密集程度低的区域位置选取打印起始点,降低了直写打印头笔尖下落接触承印基材瞬间给墨过多对液态金属线路的影响,降低了精密区域的液态金属线路短接/接连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印路径规划方法及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液态金属作为增材制造技术的新型材料,由于其远低于铜、铝、银等传统制造金属材料的熔点,使得制作设备的复杂度、能耗、安全及环保配套设施被极大的简化,为电子电路的现场快速制造提供了基础。液态金属打印机作为液态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载体设备,用户可以采用相应的打印设备对设计的矢量图文件进行现场快速制造。目前液态金属打印机中印制效果最佳的是液态金属直写式打印机,类似于书写笔的方式在印制基底上绘制液态金属电路,通过“回”字型螺旋填充方式或多迂回弯折的填充方式绘制液态金属线路和液态金属图案。
现有技术中的液态金属直写式打印机的打印头的笔尖处容易发生积墨现象,会造成打印头下落接触承印基材时初始点位给墨过多,容易导致该位置的液态金属发生溢出,尤其是该初始点位处于线路整体比较精密的区域时,液态金属的溢出会导致液态金属线路的短接问题,影响打印设备生产制作液态金属电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打印路径规划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作精密程度高的液态金属印制品时,容易产生线路短接/接连的问题。
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打印路径规划方法,包括:识别目标图案;其中,该目标图案中包含至少2个不接连的单元图形;获取所述目标图案中第一单元图形的多个潜在打印起始点,并计算出所述潜在打印起始点与第二单元图形之间的区域密集程度;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第一单元图形的打印轨迹的最终打印起始点。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计算出所述潜在打印起始点与第二单元图形之间的区域密集程度,具体包括:计算出所有所述潜在打印起始点与所述第二单元图形之间的区域密集程度,将区域密集程度符合密集指标的潜在打印起始点作为可用打印起始点;所述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第一单元图形的打印轨迹的最终打印起始点,具体包括:从所述可用打印起始点中选取出所述第一单元图形的打印轨迹的最终打印起始点。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从所述可用打印起始点中选取出所述第一单元图形的打印轨迹的最终打印起始点,具体包括:若所述可用打印起始点的数量为多个,则根据所述可用打印起始点与不符合所述密集指标的潜在打印起始点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第一单元图形的打印轨迹的最终打印起始点。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计算出所述潜在打印起始点与第二单元图形之间的区域密集程度,具体包括:依次计算出所述潜在打印起始点与所述第二单元图形之间的区域密集程度;所述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第一单元图形的打印轨迹的最终打印起始点,具体包括:若计算出一所述区域密集程度符合密集指标,则将与该区域密集程度相应的潜在打印起始点作为所述第一单元图形的打印轨迹的最终打印起始点。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第一单元图形的打印轨迹的最终打印起始点之前,还包括:根据每个所述潜在打印起始点与第二单元图形之间的区域密集程度,计算出每个所述潜在打印起始点作为所述最终打印起始点的使用代价;所述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第一单元图形的打印轨迹的最终打印起始点,具体包括:所述选取所述使用代价最小的潜在打印起始点作为所述第一单元图形的打印轨迹的最终打印起始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0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