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活垃圾焚烧灰免烧砖用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1344.5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2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武;杨蕙香;薛卫兵;王春青;伦志展;尚伟;由明;赵明明;李明才;王克强;戴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淄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18 | 分类号: | C04B24/18;C04B28/02;C04B40/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垃圾焚烧 免烧砖 增强剂 制备 氯化钠 硫酸亚铁 潜在活性 强度增强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 助剂技术 硅酸钠 减水剂 硫酸钙 硫酸镁 氯化钙 碳酸钠 水泥 激发 | ||
本发明涉及免烧砖用强度增强助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灰免烧砖用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助剂由减水剂0.1~1份、硫酸钙10~30份、碳酸钠8~20份、硫酸亚铁10~30份、硫酸镁10~25份、氯化钠5~15份、氯化钙10~20、硅酸钠8~20份、氢氧化钙5~10份、氢氧化钠1~5份组成。本发明的生活垃圾焚烧灰免烧砖用增强剂,既能起到激发生活垃圾焚烧灰的潜在活性,减少水泥的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增强生活垃圾焚烧灰免烧砖的强度和耐久性;本发明还提供其制备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烧砖用强度增强助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灰免烧砖用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是燃煤电厂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排出的经静电集尘器收集得到的烟尘物质。燃煤形成的灰渣中生活垃圾焚烧灰约占4/5,底灰约占1/5。依据煤源及种类不同,形成的生活垃圾焚烧灰有显著差异。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电力的76%由煤炭产生,燃煤产生的生活垃圾焚烧灰总堆存量已超过10亿吨,而且还在以每年0.8亿~1亿吨的速度增加,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排灰国。生活垃圾焚烧灰存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开展生活垃圾焚烧灰等煤系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延伸煤炭产业链,不仅关系到中国煤炭产业、电力工业及相关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且对保护土地资源,减少、消除污染,实现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由于环保要求的提高,原来作为建筑墙体材料的粘土砖正逐步禁止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免烧砖、免烧砌块等新型建筑材料。如果能够将生活垃圾焚烧灰用于免烧砖的制备,在实现废物利用的同时也减少了环保压力。但是,直接用生活垃圾焚烧灰加入少量水泥等原料所压制的免烧砖存在强度低的缺点,为提高生活垃圾焚烧灰免烧砖的强度需要加大水泥、优质骨料等较高成本原料的使用量,这样由于制砖成本的增加影响了市场应用推广。
专利CNCN2019102470273中公开了一种白云岩废渣免烧砖用激发剂及其制备方法,由减水剂0.1~1份、三异丙醇胺0.5~2份、碳酸钠1~8份、碳酸钾2~5份、二甘醇2~8份、氢氧化钠0.2~1份、硅酸钠1~8份和去离子水80~100份制备而成;将该激发剂加入到白云岩废渣免烧砖体系中后,能够激发原料中的熟料,通过减少水泥的用量来降低免烧砖的生产成本,并提高砖的强度。
专利CN2019100594021中公开了一种赤泥免烧砖用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由减水剂0.02~0.2份、三乙醇胺0.5~2份、硫酸钠1~7份、硫酸钾1~5份、氯化镁1~3份、氢氧化钠0.2~0.8份、硅酸钠1~5份和去离子水80~100份制备而成;将该促进剂加入到赤泥免烧砖体系中后,能够激发原料中SiO2、Al2O3中的熟料,通过减少水泥的用量来降低免烧砖的生产成本,并提高砖的强度。
以上专利均是针对特定的原料研发的,由于白云岩废渣、赤泥和生活垃圾焚烧灰在组成上不同,故以上激发剂和促进剂在用于生活垃圾焚烧灰免烧砖时达不到很好的激发效果。
专利CN2014105645667中公开了一种粉煤灰免烧砖用复合激发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激发剂由9~22.2份的氯化铁,15~52.6份的碳酸钠,15~50份的氢氧化钠和3~5份的超细沸石粉组成;该本发明引入了絮凝性较强的Fe3+和渗透力较强的Cl-复合成的激发剂提高了粉煤灰在免烧砖中的活性,提高了免烧砖中粉煤灰的掺量,提高免烧砖的早期强度、降低免烧砖生产成本。其主要利用Fe3+和Cl-复合起激发作用,且该复合激发剂分为S剂和J剂,在使用时需要分阶段加入,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淄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淄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13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