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窗下沿封头装饰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1981.2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6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灿;刘扬;江腾;费财超;王艳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0 | 分类号: | B60R13/00;B60J1/00;B62D6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 下沿 封头底座 底座卡槽 封头盖板 两端间隙 中空结构 装饰结构 封头 圆弧形结构 安装效率 长度收缩 顶部设置 盖板结构 高低落差 间隙调整 内外结构 有效解决 边缘处 覆盖窗 中间处 装饰件 扣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窗下沿封头装饰结构,包括封头盖板和封头底座,所述封头盖板扣接在封头底座上;所述封头底座边缘处为圆弧形结构,且所述封头底座顶部设置有中空结构的底座卡槽一,所述封头底座一侧中部设置有中空结构的底座卡槽二,且所述封头底座底部中间处设置有底座卡槽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盖板结构创新采用内外结构,同时盖板可以覆盖窗下沿盖板,以及对接的装饰件,将高低落差的装饰有效解决。同时又将下沿盖板的间隙调整造成的缝隙进行了装饰。可以加快下沿盖板的安装效率,在安装下沿盖板的时候,可以忽略两端间隙,因为此盖板可以对间隙进行装饰。同时也可解决后期窗下沿盖板长度收缩造成的两端间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头装饰结构,具体为一种窗下沿封头装饰结构,属于窗下沿封头装饰结构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客车窗下沿在两端同其他装饰件对接的时候,由于两个装饰件可能存在高低落差,使窗下沿盖板的截面裸露。现有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窗下沿盖板本周增加封头,但封头仅仅把断面遮盖,并未解决窗下沿盖板同其他装饰件的高度落差问题。另外一种是其他盖板上面增加凸台,窗下沿盖板直接同凸台对接,此方案虽然解决了两个盖板的落差问题,但无法解决窗下沿盖板同其他装饰件间的缝隙及调整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一种窗下沿封头装饰结构,本发明将盖板结构创新采用内外结构,同时盖板可以覆盖窗下沿盖板,以及对接的装饰件。既将高低落差的装饰有效解决,同时又将下沿盖板的间隙调整造成的缝隙进行了装饰。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窗下沿封头装饰结构,包括封头盖板和封头底座,所述封头盖板扣接在封头底座上;
所述封头底座边缘处为圆弧形结构,且所述封头底座顶部设置有中空结构的底座卡槽一,所述封头底座一侧中部设置有中空结构的底座卡槽二,且所述封头底座底部中间处设置有底座卡槽三,所述封头底座中部贯穿设置有底座安装槽,所述封头底座上设置有封头底座配合边二,且所述封头底座配合边二一端设置有与封头盖板相适配的底座沉台,所述封头底座一端设置有封头底座配合边一,所述封头底座通过封头底座配合边一与窗下沿盖板连接;
所述封头盖板边缘处为圆弧形结构,且封头盖板边缘处的弧度大小与封头底座边缘处的弧度大小相适配,所述封头盖板内侧顶部设置有盖板卡扣一,且所述封头盖板内侧底部设置盖板卡扣三,所述封头盖板内侧一端中部设置有盖板卡扣二,且所述封头盖板中部设置有中空的安装孔封头;
其中,所述盖板卡扣一、盖板卡扣二、盖板卡扣三分别扣接到底座卡槽一、底座卡槽二和底座卡槽三中,封头盖板通过板卡扣一、盖板卡扣二和盖板卡扣三分别扣接到底座卡槽一、底座卡槽二和底座卡槽三,对封头盖板进行安装固定,在保证封头盖板与封头底座连接安装更加方便、更牢固的同时,又使封头盖板从封头底座上拆卸更加便捷。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底座安装槽内部通过螺纹安装有螺钉,且封头底座通过底座安装槽内部的螺钉与门框盖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安装孔封头为一端直径小、一端直径大的圆柱形结构,且封头盖板通过安装孔封头连接安装到底座安装槽中。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封头盖板一端与底座沉台贴合连接,且封头盖板一端与底座沉台的长度和弧度大小均相适配。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封头底座配合边一与封头底座配合边二之间的高度落差等于窗下沿盖板与门框盖板之间的高度落差。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安装孔封头用于装饰底座安装槽,安装孔封头用来同底座安装槽相配合装饰安装槽,同时又可起到固定作用,且封头盖板和封头底座设置在门框盖板与窗下沿盖板之间。
该装饰结构的安装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时,将封头底座对接在下沿盖板上,在螺钉槽里进行螺钉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19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保持器
- 下一篇:一种SUV改装车身骨架包覆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