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2595.5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1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游正璋;卢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映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14;H01L33/32 |
代理公司: | 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傅康 |
地址: | 2001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层 电子阻挡层 空穴 外延结构 第三层 衬底 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 发光二极管 多层结构 发光效率 复合发光 第一层 硅掺杂 未掺杂 叠设 制备 迁移 阻挡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外延结构包括:衬底;N型外延层,位于衬底上;发光层,位于N型外延层上;电子阻挡层,位于发光层上,电子阻挡层包括位于发光层上的GaN层和依次叠设于GaN层上的第一至第三层InAlGaN层,其中,GaN层和第三层InAlGaN层未掺杂,第一层InAlGaN层具有P型掺杂,第二层InAlGaN层具有硅掺杂;及P型外延层,位于电子阻挡层上。上述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其通过设置具有多层结构的电子阻挡层,能够有效阻挡电子的迁移,还能为发光层输送更多的空穴,使得更多的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复合发光,从而提升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二极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氮化镓是现今半导体照明中蓝光发光二极管的核心材料,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结构包括多层结构,其中核心层次为N型外延层、发光层和P型外延层,通过将N型外延层中的电子和P型外延层中的空穴输送至发光层,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进行复合发光。然而,一方面,由于空穴的迁移率远低于电子的迁移率,使得发光层中电子的注入效率较高而空穴的注入效率较低,发光层中电子和空穴的浓度分布不均匀,另一方面,注入发光层中的电子会流入P型外延层,在P型外延层中与P型外延层中的空穴复合而消耗空穴,使得P型外延层中输入发光层的空穴进一步减少,致使整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很低。虽然目前已采取措施在发光层和P型外延层之间设置电子阻挡层如氮化镓层,阻挡电子进入P型外延层,但是其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针对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包括:
衬底;
N型外延层,位于所述衬底上;
发光层,位于所述N型外延层上;
电子阻挡层,位于所述发光层上,所述电子阻挡层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层上的GaN层和依次叠设于所述GaN层上的第一至第三层InAlGaN层,其中,所述GaN层和所述第三层InAlGaN层未掺杂,所述第一层InAlGaN层具有P型掺杂,所述第二层InAlGaN层具有硅掺杂;及
P型外延层,位于所述电子阻挡层上。
上述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电子阻挡层还包括三层InAlGaN层和设置于InAlGaN层与发光层之间的GaN层,其中,InAlGaN层具有铝组分,铝组分能提升电子阻挡层的势垒高度,限制电子穿越电子阻挡层,同时,各层InAlGaN层掺杂参数也不相同,第一层InAlGaN层具有P型掺杂,对InAlGaN层进行P型掺杂,既可以进一步提升InAlGaN层的导带能量,从而增加势垒高度,还可以为发光层提供更多的空穴,而第二层InAlGaN层掺入硅组分,有利于填充薄膜缺陷,消除压电效应,调整能带,提高晶体质量。在本申请中,InAlGaN层在发光层和P型层之间还设置有未掺杂的GaN层,该GaN层本身具有电子阻挡作用,且GaN层能防止InAlGaN层与发光层之间成分在高温生长环境下相互扩散,提高外延结构的稳定性。在发光层和P型外延层之间设置上述电子阻挡层后,能够有效阻止发光层中的电子流入P型层,同时有利于向发光层输送更多的空穴,使得电子空穴基本在发光层中进行复合,从而提高发光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从第一至第三层InAlGaN层中,铟的含量呈递减变化,铝的含量呈递增变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各层所述InAlGaN层中,铟原子占铟、铝、镓原子总量的15%~20%,铝原子占铟、铝、镓原子总量的1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GaN层的厚度范围为1nm~3nm,各所述InAlGaN层的厚度范围为2.5nm~5.5n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InAlGaN层的厚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映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映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25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