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的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02831.3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6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蔡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才博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8;G01N33/535;G01N33/533;G01N33/532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群体 反应 抗体 新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的新方法,在移植受者潜在的供者群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供者,采集并分离其细胞,纯化细胞表面抗原;把这些来源于潜在供者群体中不同个体细胞的纯化抗原组成一个可以代表潜在供者群体组织细胞表面抗原群体特征的抗原组合,通过抗原‑抗体检测平台,用于被检生物学样本中PRA的检测。该方法即避免了以细胞为基础的PRA检测方法中受限于细胞数量和质量,以及技术人员操作问题相关的诸多缺点,也排除了以纯化的HLA蛋白抗原为基础的PRA检测法只能检测HLA抗体而漏检所有非HLA抗体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技术领域,涉及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是一种检测移植物受者外周血等生物学样本中是否存在特异性针对潜在供者群体排斥反应相关抗原的抗体的检测方法。PRA的检测结果范围是0-100%,0%表示移植物受者样本中不存在可检测到的、针对任何潜在供者的抗体,排斥反应的危险最小;100%表示移植物受者样本中有针对所有潜在供者的抗体,排斥反应危险性最高。
目前,移植临床检验中常用的PRA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以细胞为基础的、和以纯化的HLA抗原为基础的PRA检测方法(Transplantation Reviews,Vol 18,No 4 (October),2004:pp 192-203);SurgToday(2005)35:605–612)。
1.以抗体的补体依赖性细胞杀伤作用为机理的细胞学PRA检测方法
是在移植物受者潜在的供者群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潜在供者,采集其组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细胞或其组分、或移植物的组织细胞等)并分别加样入细胞培养平板中的培养孔中,组成一个来源于供者群体的、一定程度代表潜在供者群体移植相关抗原群体特征的细胞组合(Panel)。随后,在补体存在的条件下,移植物受者的生物样本分别被加入潜在供者群体细胞组合中的每一个细胞培养孔中,根据抗体的补体依赖性细胞杀伤(Complement dependent cytotoxicity,CDC)作用机理,移植物受者生物学样本中的抗体会对表达抗体相对应的靶抗原(包括HLA和非HLA抗原)的细胞产生杀伤作用,导致细胞死亡。最后结果的判读是根据所有被检测的细胞群体中有多少比例的潜在供者的细胞被加入的移植物受者生物学样本中的抗体所杀伤而得出一个百分比,PRA检测结果范围是0-100%,0%代表所有被选取的潜在供者的细胞无一被杀伤,100%代表所有被选取的潜在供者的细胞都被杀伤。
该方法的缺点是只能检测能激活补体的、有细胞杀伤作用的抗体,而漏检了不能激活补体但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引起排斥反应的抗体,因此流式细胞技术被引入PRA的检测。
2.以抗体结合细胞表面抗原为机理的流式细胞PRA检测方法
流式细胞PRA检测技术中有关潜在供者群体细胞组合的选取原理和上述 PRA检测方法类似,但结果的判读不是以细胞杀伤与否作为依据,而是根据移植物受者生物学样本中是否有抗体可以与靶细胞群中的细胞发生结合反应作为阳性判断依据,它既可检出能激活补体的、有细胞杀伤作用的抗体,又可检出非补体激活的抗体,因此,流式细胞PRA检测技术在敏感度上要高于上述的以CDC 为原理的PRA检测技术。流式细胞PRA的检测结果范围也是0-100%,0%代表移植物受者被检测样本中的抗体不和任何一个被选取的潜在供者的细胞发生结合反应,100%代表移植物受者被检测样本中的抗体和所有被选取的潜在供者的细胞都发生结合反应(ASHI Laboratory Manual,Edition 4.2.2000V.I.B.1-8)。
以上两种PRA检测方法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受到供者群体细胞的即时可获得性较差、细胞分离及纯化较为繁复、细胞数量和活性要求较高、对实验人员技术要求较高、干扰结果判读的因素较多等原因影响,不仅在推广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而且在实验室间结果可比性上也有经常出现不一致,其使用的便利性较差,不易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才博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才博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28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