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球甘蓝的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3072.2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3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守刚;汪再蓉;王小艳;王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仁万山九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15 | 分类号: | A01G22/15;A01C1/06;A01C1/00;C05G1/00;C05F15/00 |
代理公司: | 52114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黎亚<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球甘蓝 超声处理 抗病性 育苗技术领域 吲哚乙酸溶液 发芽率 保鲜膜包裹 适应性培养 萘乙酸溶液 黄壤土 前处理 生长势 亚精胺 红茶 耐盐 发酵 播种 育苗 | ||
本发明涉及结球甘蓝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球甘蓝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播种前处理:将种子置于质量浓度为20‑30%的萘乙酸溶液中超声处理10‑20s后,将结球甘蓝种子置于质量浓度为10‑15%的吲哚乙酸溶液中超声处理10‑20s后,将结球甘蓝种子置于质量浓度为5‑8%的亚精胺溶液中超声处理10‑20s;S2适应性培养:用含红茶渣发酵膏的黄壤土包裹种子,包裹厚度为2‑4mm,再用保鲜膜包裹后静置1‑2天;本发明方法具有发芽率高,适应性强,生长势强,抗病性强及耐盐等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球甘蓝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球甘蓝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结球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苔属的植物,为甘蓝的变种,又名卷心菜、洋白菜、疙瘩白、包菜、圆白菜、包心菜、莲花白、小铁头等,其具有耐寒、抗病、适应性强、易贮、耐运、产量高、叶片深绿至绿色,叶面光滑,叶肉肥厚,口感好,营养丰富等特点,备受消费者的青睐;结球甘蓝花薹营养极为丰富,维生素C含量高达1040.00mg/kg(FW),各种矿物质含量均较高,花薹脆嫩可口,食用时去皮,既可熟食也可生食,生食鲜嫩爽口,口感极佳。
结球甘蓝性喜温和气候,能耐低温和较耐高温,结球期适宜的温度为18-20℃,但适应温度范围为7-25℃,土壤相对湿度为70%~80%,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并且甘蓝从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必须通过春化阶段才能抽薹、开花、结籽,但是结球甘蓝幼苗的营养体(幼苗的叶数、直径)要长到一定大小,经历过较长时期12℃以下的低温才能通过春化,达不到春化的标准大小(如萌动的种子和较小的幼苗)即使经历足够时间的低温也不能通过春化阶段,进而影响结球甘蓝开花结实。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球甘蓝的育苗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结球甘蓝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播种前处理:将种子置于质量浓度为20-30%的萘乙酸溶液中超声处理10-20s后,将结球甘蓝种子置于质量浓度为10-15%的吲哚乙酸溶液中超声处理10-20s后,将结球甘蓝种子置于质量浓度为5-8%的亚精胺溶液中超声处理10-20s;
S2适应性培养:用含红茶渣发酵膏的黄壤土包裹种子,包裹厚度为2-4mm,再用保鲜膜包裹后静置1-2天。
所述每升萘乙酸溶液中含有钙200-300mg、钠105-125mg、锰30-45mg、钼5-9mg。
所述每升吲哚乙酸溶液中含有钠120-130mg、钾75-95mg、锌25-45mg、镁15-65mg、钼3-7mg。
所述每升亚精胺溶液中含有钾120-150mg、镍40-80mg、铁85-105mg、钼10-18mg、钠88-108mg。
所述萘乙酸溶液中超声处理的频率为22-28kHz。
所述吲哚乙酸溶液中超声处理的频率为30-38kHz。
所述亚精胺溶液中超声处理的频率为40-45kHz。
所述含红茶渣发酵膏的黄壤土中红茶渣发酵膏质量百分比为12-18%。
所述含红茶渣发酵膏是将如下重量份原料高速搅拌制成悬浮液后,按照(0.5-1.1)×107cfu/mL的量接入啤酒酵母,密闭培养6-7天后,加入悬浮液质量1-5%的硬脂酸钠、1-3%的木质酸磺酸盐、0.3-0.7%的硅油混合:生姜皮10-15份、葱须5-9份、柿子叶30-40份、红茶渣25-28份、水80-100份。
所述红茶渣为红茶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废渣。
所述静置温度为26-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仁万山九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铜仁万山九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3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次采摘西瓜栽培方法
- 下一篇:富硒食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