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性轨撑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3571.1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2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升;李秋义;全顺喜;钱坤;王树国;许良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9/60 | 分类号: | E01B9/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张亚辉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轨撑组件,包括:撑板;e型弹条,e型弹条包括第一杆段、第二杆段、第三杆段、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第一杆段的第一端为自由端,第一杆段的第二端与第二杆段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弧形段相连,第二杆段的第二端与第三杆段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弧形段相连,e型弹条水平放置时,第三杆段高于第二杆段,第二杆段高于第一杆段。弹条安装座,弹条安装座具有安装通孔。第一杆段穿设在安装通孔内,第二杆段抵压在弹条安装座的外壁上,第三杆段抵压在撑板上,撑板的下部位于钢板上,撑板的上部与铁轨相抵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轨撑组件弹性缓冲力较小、拆装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车轨道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弹性轨撑组件。
背景技术
轨撑组件是重载轨道设备配套设计的轨道加强零件,现有技术的轨撑组件采用螺栓固定轨撑的结构。具体结构为通过螺栓将轨撑固定的钢板上,轨撑对铁轨形成限位支撑。上述的结构弹性缓冲力较小容易损坏,且拆装时需要拧动螺栓,组合拼板而导致的拆装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轨撑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轨撑组件弹性缓冲力较小、拆装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轨撑组件,包括:撑板;e型弹条,e型弹条包括第一杆段、第二杆段、第三杆段、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第一杆段的第一端为自由端,第一杆段的第二端与第二杆段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弧形段相连,第二杆段的第二端与第三杆段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弧形段相连,e型弹条水平放置时,第三杆段高于第二杆段,第二杆段高于第一杆段。弹条安装座,弹条安装座具有安装通孔。第一杆段穿设在安装通孔内,第二杆段抵压在弹条安装座的外壁上,第三杆段抵压在撑板上,撑板的下部位于钢板上,撑板的上部与铁轨相抵压。
进一步地,第二杆段与弹条安装座的外壁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防脱部。
进一步地,第二杆段上设置有第一凸起,弹条安装座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凸起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或者第二杆段上设置有第二凹槽,弹条安装座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二凹槽相适配的第二凸起。
进一步地,第二杆段上设置有第一凸起,弹条安装座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凸起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时,第一凸起为锥体,在第一杆段的第一端至第一杆段的第二端的方向上,锥体的横截面积由大至小。
进一步地,第三杆段上设置有抵压平面,抵压平面与撑板相抵压。
进一步地,弹条安装座为倒U型结构,倒U型结构的远离铁轨的外壁面具有倾斜面,倾斜面在远离铁轨至靠近铁轨的方向上由低至高,第二杆段与倾斜面相抵压。
进一步地,倒U型结构的靠近铁轨的外壁面为竖向壁面。
进一步地,倾斜面上设置有与第二杆段相互配合的防脱部。
进一步地,撑板包括位于下部的竖向板段和位于上部的倾斜板段,竖向板段与倒U型结构的竖向壁面相抵。
进一步地,弹条安装座与钢板焊接在一起。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钢板位于铁轨下方,弹条安装座固定在钢板上,撑板的下部抵压在钢板上,撑板的上部与铁轨相抵压。第一杆段穿设在安装通孔内,第二杆段抵压在弹条安装座的外壁上,第三杆段抵压在撑板上,上述结构的e型弹条拆装方便,且具有弹性缓冲力,当铁轨变形或者出现移动的时候,e型弹条可以通过弹性变形进行缓冲,这样可以延长弹性轨撑组件的使用周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轨撑组件弹性缓冲力较小、拆装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弹性轨撑组件的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35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