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嵌入式平台的分组卷积过程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4453.2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6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禾;黄澍;赵佳祥;刘君;侯雨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3/04 | 分类号: | G06N3/04;G06N3/063;G06N3/08 |
代理公司: | 61204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刘新琼<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式设备 卷积 嵌入式平台 分组 可用 数据合并算法 存储能力 动态调整 过程优化 计算效率 输入通道 数据选择 网络模型 硬件资源 资源受限 计算量 通道数 最大化 算法 合并 网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嵌入式平台的分组卷积过程优化方法,根据嵌入式设备的资源(计算、存储能力)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每组的通道数,使嵌入式设备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当嵌入式设备可用的资源不能满足传统分组卷积,则采用数据合并算法,通过输入通道的合并,进一步减少了网络的计算量,使其能够满足嵌入式设备资源受限的情况,极大地提升了计算效率;当嵌入式设备可用的资源除了满足传统分组卷积还有剩余,则采用数据选择算法,使其可以最大化使用嵌入式平台的硬件资源,进一步提升网络模型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平台上卷积神经网络优化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嵌入式平台的分组卷积过程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得益于高性能计算机硬件(如GPU)的发展,深度学习,尤其是卷积神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目标检测、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并取得很大的成效。由于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对于硬件的性能要求很高,加之网络的参数量和计算量很大,无法将其直接部署在硬件资源有限的嵌入式设备上,为此,学者们提出一系列的优化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是分组卷积。分组卷积最早出现于AlexNet,由于当时硬件资源有限,众多的卷积操作不能在一个GPU上同时处理,因此将输入数据(表现为多通道)分组,分给多个GPU分别进行处理,最后将多个GPU的结果进行融合。然而,这种方法分组之后,每组的通道数是固定的,它不能根据嵌入式设备的资源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可伸缩性差,无法充分利用嵌入式设备的资源。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嵌入式平台的分组卷积过程优化方法,它能够根据嵌入式设备的资源(计算、存储能力)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每组的通道数,使嵌入式设备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技术方案
一种面向嵌入式平台的分组卷积过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当嵌入式设备可用的资源不能满足传统分组卷积,则采用数据合并算法,具体如下:
设D表示传统分组之后每一组的通道数,D'表示使用数据合并方法处理之后的每一组的通道数,令Q=D/D',S=D%D',,其中/代表取整,%代表取余;则D=D'×Q+S=S×(Q+1)+(D'-S)×Q,即有S组数据是将每Q+1个通道进行合并,其余的D'-S组数据是将每Q个通道进行合并;
步骤2:当嵌入式设备可用的资源除了满足传统分组卷积还有剩余,则采用数据选择算法,具体如下:
设Total表示整个输入数据的通道数,D表示传统分组之后每一组的通道数,D'表示使用数据选择方法处理之后的每组的通道数,如果Total<D',则令D'=Total,选择D'-D个通道作为重复计算的部分;否则对于每一组,依次向下选取D'-D个通道作为重复计算的部分,如果向下没有足够可用的通道数,则向上取D'-D个通道作为重复计算的部分。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面向嵌入式平台的分组卷积过程优化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本发明根据嵌入式设备的资源情况,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可以根据嵌入式设备的资源情况动态调整分组的通道数,克服了传统分组卷积的不足。
2)本发明所提出的数据合并和选择算法实现简单,仅通过网络的配置文件即可对分组卷积过程的相关参数进行修改。
3)本发明所提出的数据合并算法,通过输入通道的合并,进一步减少了网络的计算量,使其能够满足嵌入式设备资源受限的情况,极大地提升了计算效率。
4)本发明所提出的数据选择算法,通过对于部分数据进行重复计算,使其可以最大化使用嵌入式平台的硬件资源,进一步提升网络模型的精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44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