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建灌水量、氮肥及生物炭对东北寒地稻田CH4生长季排放量影响模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5103.8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3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彦宇;衣淑娟;王孟雪;刘少东;薛辉;姜薇;刘丹;张琬抒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G06F17/50 |
代理公司: | 焦作加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2 | 代理人: | 任昕 |
地址: | 163319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放量 灌水量 生长季 生物炭 氮肥 寒地稻田 效应方程 效应模型 影响模型 构建 试验 稻田 自变量 田间管理技术 二次多项式 回归方程 回归分析 农业研究 排放通量 试验因子 数据计算 单因子 黑土区 因变量 黑土 减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灌水量、氮肥及生物炭对东北寒地稻田CH4生长季排放量影响模型的方法,属于农业研究技术领域。方法如下:取典型寒地黑土区作为试验用地;将试验用地分为数个试验因子组合,进行试验;根据得到的数据计算稻田CH4的排放通量,再计算生长季排放量;以灌水量、氮肥及生物炭编码值为自变量,以生长季排放量平均值为因变量,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得到CH4排放量与灌水量、氮肥、生物炭之间的回归方程,将所得主效应模型中的任意2个因子定在零码值,得到单因子效应方程:将所得主效应模型中的任意1个因子定在零码值,得到其他两个因子的互作效应方程,该方法为东北寒地黑土稻田CH4的减排提供可借鉴的田间管理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构建灌水量、氮肥及生物炭对东北寒地稻田CH4生长季排放量影响模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在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CH4是大气中重要的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已达到15%,已成为继CO2后影响全球气候的关键因素,其中稻田是CH4排放的主要人为“源”,每年约释放3.1×1010~1.12×1011kg,占每年大气CH4总量的5%~19%。因此,如何减少稻田温室气体CH4排放对缓解中国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影响稻田CH4排放的因素很多,研究表明,稻田的灌溉模式对CH4的排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淹灌相比,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稻田CH4的排放会显著减小。同样,施肥措施对稻田 CH4排放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氮肥的施入会使NH4+-N浓度变高,抑制了CH4氧化菌的生长,从而导致稻田CH4的排放量降低。生物炭由于其固氮、碳能力较强,因此能够在全球碳地球化学循环、气候变化和环境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成为大气科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将生物炭施入到土壤中,会明显改善土壤质量与通透性,在固定大气CO2的同时,影响土壤CH4排放。Rondon等室内盆栽试验表明,向种植牧草与大豆的土壤中添2kg/m2生物炭后,CH4排放通量减少20.4%。
目前,虽然许多学者在水、肥及生物炭的管理上对稻田CH4排放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基本上均属单因素分别进行研究,其综合管理对稻田CH4排放规律的影响(因素耦合效应)却少有报道,因此对水、氮肥及生物炭等三因素间对水稻温室气体排放的耦合效应进行重点分析研究,结合稻田生长季CH4减排目标,寻找最优水、肥及生物炭配施方案,对东北寒地黑土稻田CH4的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构建灌水量、氮肥及生物炭对东北寒地稻田CH4生长季排放量影响模型的方法,该方法为东北寒地黑土稻田CH4的减排提供可借鉴的田间管理技术。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构建灌水量、氮肥及生物炭对东北寒地稻田CH4生长季排放量影响模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取典型寒地黑土区作为试验用地;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述试验用地分为数个试验因子组合,进行试验,待水稻移栽1周后开始检测CH4气体,至收获前1周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未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51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