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蟹养殖投饵量的精准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05322.6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7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安;贺帆;孙月平;秦云;刘晓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1/80;G01F23/00;G01K13/00;G01N33/18;G01S19/42;G06Q5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蟹 养殖 投饵量 精准 确定 方法 | ||
1.一种河蟹养殖投饵量的自动精准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自动导航船搭载水位、水质和水温传感器实现多次河蟹养殖池塘全域底层、中层水质水温参数及蟹塘水位值的采集,结合自动导航船的GPS/北斗导航系统的经纬度信息,建立河蟹养殖池塘全域二维网格化水位水质水温参数数据库;
(b)在河蟹养殖池塘距池边大于30m范围内有水草区域和无水草区域各任选1点底层处设置水质、水温和水位传感器,采集河蟹养殖池塘溶解氧含量、PH值、水温及水位参数,结合特定点的经纬度信息和时间信息,建立河蟹养殖池塘特定点水位水质水温参数历史数据库;
(c)结合河蟹养殖池塘特定点水位水质水温参数数据库与全域二维网格化水位水质水温参数数据库,根据当前特定点水位水质水温参数,估计当前河蟹养殖池塘全域二维网格化水位水质水温参数,根据水质水温参数对河蟹摄食能力的影响,确定反映河蟹摄食能力的各二维网格摄食系数Cij:
Cij=Ctij*Cdij
其中Ctij为二维网格中i行、j列的水温摄食系数,Cdij为二维网格中i行、j列的溶解氧摄食系数;
(d)采用自动导航船搭载水下摄像系统,获得池塘全域河蟹自然生长情况的水下图像,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河蟹在线识别,准确获得河蟹活动情况,融合自动导航船运行过程中的GPS定位信息,形成池塘投饵区二维网格化河蟹密度分布图Q:
Q={q11,q12,q13,...qij...qmn}
其中m、n分别为二维网格中行方向、列方向上网格数量的最大值;
(e)河蟹密度处于池塘河蟹平均密度分布区域:设置至少3处观测点,观测点由水温水质传感器和食台构成,监测河蟹觅食情况,确定饵料平均投放密度ω;
(f)结合饵料平均投放密度ω,以及池塘全域各网格河蟹密度分布Q和摄食系数C,获得池塘全域所需饵料密度分布Ω:
(g)结合各网格面积Sij,即可计算出池塘全域所需要的饵料总量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蟹养殖投饵量的自动精准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Step1:在河蟹养殖前期每月不少于2次,养殖后期不少于每月1次,进行河蟹养殖池塘全域水质参数的检测,参数至少包括溶解氧含量、水质PH值、水温及水位变化;
Step2:为克服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水温参数动态变化影响,每次水质水温参数采集在太阳落山后进行,因此时池塘水草光合作用停止,池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处于单调下降的过程,且河蟹通常在夜间摄食;
Step3:池塘全域分为m*n个网格,以各网格的面积相等为宜,网格的边长通常取7-10m,每网格的中心位置进行水位水质水温参数检测,水位水质水温的采集按自动导航船原路径,来回各检测1次,记录相应参数及检测时间;
Step4:记录自动导航船在水质水温采集过程中的经纬度信息,建立河蟹养殖池塘全域网格化水位水质水温参数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蟹养殖投饵量的自动精准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水质水温参数的估计及对河蟹摄食能力的影响具体包括:
3.1)根据全域二维网格化水位水质水温参数数据库中同一点两次检测结果的变化趋势,与河蟹养殖池塘两个特定点水位水质水温参数历史数据库相应时间段水质参数变化趋势相匹配,确定各网格水质参数检测点是属于有水草区还是无水草区,从而与相应的特定点水位水质水温参数历史数据库相绑定,再根据当前两个特定点水位水质水温参数,估计当前河蟹养殖池塘全域二维网格化水位水质水温参数;
3.2)河蟹适宜在微碱性的淡水中生长,酸碱度为PH值7.5—8.5,PH值作为监控指标,超标时采取调理水质的办法处理,水中溶解氧越高,河蟹摄食量越大,最适溶解氧要求在5毫克/升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53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