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CNTs/碳纤维复合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5432.2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9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姬广斌;赵唤琴;成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D06M11/79;D06M11/50;D06M11/38;D01F9/16;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32204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倩<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复合 电磁屏蔽材料 三维连通 网络结构 复合电磁屏蔽材料 钴纳米颗粒 电磁波 电磁屏蔽性能 电导率 碳纤维表面 表面反射 传输途径 电磁吸波 感应电流 高温煅烧 碳纳米管 磁损耗 复合物 碳纳米 碳纤维 管壁 衰减 制备 嵌入 镶嵌 生长 引入 表现 | ||
1.一种Co-CNTs/碳纤维复合电磁屏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电磁屏蔽材料具有三维连通网络结构,所述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由碳纤维、生长在碳纤维表面的碳纳米管以及生长在碳纳米管管壁内部或管壁外表面的钴纳米颗粒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CNTs/碳纤维复合电磁屏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钴纳米颗粒的尺寸为30~150nm,所述碳纳米管的直径为30-500nm。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Co-CNTs/碳纤维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含如下步骤:
(1)活化棉花纤维;
(2)将步骤(1)活化后的棉花纤维浸渍于CoCl2的乙醇溶液中,往该CoCl2的乙醇溶液中加入二氰二胺,密封干燥,得到Co2+/DCDA/棉花纤维前驱体;其中,CoCl2的乙醇溶液中,二氰二胺的加入量为3~3.5g,棉花纤维的质量为0.37~0.39g;
(3)将步骤(2)的Co2+/DCDA/棉花纤维前驱体置于惰性气氛下煅烧,得到所需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o-CNTs/碳纤维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棉花纤维的活化具体是指:将棉花纤维浸渍于含有九水合硅酸钠、双氧水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水溶液中;将整个混合物料进行加热处理,将加热处理后的棉花纤维分别用热水和冷水进行洗涤,洗涤后干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o-CNTs/碳纤维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CoCl2的乙醇溶液中,CoCl2的浓度为0.1mol/L。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o-CNTs/碳纤维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Co2+/DCDA/棉花纤维前驱体先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煅烧3h,然后再以5℃/min发升温速率升温至800℃煅烧2h。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o-CNTs/碳纤维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温度不低于90℃,加热时间大于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54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校准网络装置及天线
- 下一篇:一种具有宽频屏蔽效能的柔性电磁屏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