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走时相等的微测井和层析反演浅表层联合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5812.6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4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殷厚成;黄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40 | 分类号: | G01V1/40;G01V1/30;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张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走时 相等 测井 层析 反演 浅表 联合 建模 方法 | ||
1.一种基于走时相等的微测井和层析反演浅表层联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建立微测井模型及层析反演模型;
步骤2,分别计算所述微测井模型和所述层析反演模型的走时,对比走时误差;
步骤3,根据走时误差,用所述微测井模型的控制点速度替换所述层析反演模型的速度,得到浅表层速度模型;
步骤4,将所述浅表层速度模型与深层速度模型融合得到浅表层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走时相等的微测井和层析反演浅表层联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按一定深度的采样间隔获取所述层析反演模型的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走时相等的微测井和层析反演浅表层联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层析反演模型的深度采样控制点根据浅表层低降速带厚度和构造模型的复杂程度选择,并且所述深度采样控制点满足以下条件,
小于数值模拟剖分网格;
结构分层中对应每一层至少有一个数据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走时相等的微测井和层析反演浅表层联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步骤3.1选择所述微测井模型及层析反演模型之间的最小走时误差作为速度控制点,将大于所述最小走时误差的层析反演的控制点速度全部替换为等深度点的微测井控制点速度;
步骤3.2.采用多项式内插或拟合的方法计算,得出浅表层速度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走时相等的微测井和层析反演浅表层联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包括,
步骤3.3.在计算得出浅表层速度模型后,以所述微测井模型为标准,按照走时相等的原则,对所述浅表层速度模型进行校验,若走时误差小于地震采集一个时间采样间隔时,认为所述浅表层速度模型符合要求;
若控制点走时大于1个地震时间采样间隔时,返回步骤3.1和3.2,重新进行控制点速度修改和模型计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走时相等的微测井和层析反演浅表层联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走时相等的微测井和层析反演浅表层联合建模方法还包括,
步骤5,通过正演模拟验证所述浅表层模型的正确性,若浅表层模型需要修改则返回步骤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走时相等的微测井和层析反演浅表层联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微测井模型的走时通过井口检波器初至时间获取,所述层析反演模型的走时按深度采样的速度计算获得。
8.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走时相等的微测井和层析反演浅表层联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微测井模型为深井微测井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走时相等的微测井和层析反演浅表层联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采用多项式内插或拟合的方法对将所述浅表层速度模型与深层速度模型融合,在进行融合时,将深层速度模型最浅位置的速度控制点作为浅层模型的最大速度控制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走时相等的微测井和层析反演浅表层联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正演模拟方法采用声波模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58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燃料电池堆的捆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稀土永磁体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