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色转光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5946.8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2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友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友宝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83/04;C08K5/20;C08K3/36;C08J3/22 |
代理公司: | 11471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静培<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3000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板 乙撑双硬脂酸酰胺 绿色环保型 成型处理 光学原理 硅化合物 聚酯基料 照明技术 高透明 混合釜 挤出机 光能 散射 亚光 颜料 柔和 挤出 折射 转化 健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色转光板,所述有色转光板以聚酯基料、乙撑双硬脂酸酰胺、硅化合物和有色颜料为原料,经混合釜搅拌混合后通过挤出机挤出,最后经成型处理后制成有色转光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有色转光板是一种高透明、高强度、有色的绿色环保型转光板,是采用光的折射和散射光学原理,使炫目光转化成另一种柔和的健康亚光的光能照明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转光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色转光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对万物的生存是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光能量的强弱对万物也存在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炫光直接对人体的皮肤长时间照射会引起皮肤不适,也会对人有刺眼的效果。单从光学扩散原理而言,光扩散越大,光亮度越低,光遮挡越好,光透过越弱或变成黑暗无光。
怎样使眩光转化为柔和健康光源,怎样改变眩光对人类健康的伤害,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方向。
此外,一般转光板为无色转光板,有色转光板的光亮度和透明度较差。
鉴于此,申请此专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色转光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有色转光板是一种高透明、高强度、有色的绿色环保型转光板,是采用光的折射和散射光学原理,使炫目光转化成另一种柔和的健康亚光光能照明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色转光板。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有色转光板的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有色转光板,所述原料包括色母粒和转光基料,所述色母粒包括聚酯基料、乙撑双硬脂酸酰胺、有色颜料和无机硅化合物;色母粒中的所述聚酯基料、乙撑双硬脂酸酰胺、有色颜料和无机硅化合物的添加量之比为1:(0.03-0.15):(0.06-0.13):(0.05-0.15);所述转光基料包括聚酯基料、乙撑双硬脂酸酰胺和有机硅化合物,转光基料中的所述聚酯基料、乙撑双硬脂酸酰胺和有机硅化合物的添加量之比为1:(0.03-0.15):(0.06-0.18)。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有色转光板,其中,所述聚酯基料由PET、APET、CPET和/或PETG组成。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有色转光板,其中,所述聚酯基料由APET制成。
聚酯基料可以选自PET、APET、CPET和/或PETG,优选APET。所述聚酯基料为APET聚酯切片;所述APET聚酯切片的粘度为0.7-0.9,所述APET聚酯切片的熔点为253-262℃。所述APET聚酯切片中DEG的含量≤1.3±0.2,COOH≤35,乙醛含量≤1.0;严禁选用有毒的有机化合物、改性的APET聚酯如丁二醇、邻苯二甲酸等。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有色转光板,其中,所述无机硅化合物为二氧化硅。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有色转光板,其中,所述聚酯基料的粘度为0.7-0.9,所述聚酯基料的熔点为250-261℃。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有色转光板,其中,所述有机硅化合物为聚硅氧烷。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有色转光板,其中,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粒径为1.5-25μm,所述无机硅化合物的粒径为20-30μm。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有色转光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色母粒的制备:按重量配比称量色母粒中的聚酯基料、乙撑双硬脂酸酰胺、有色颜料和无机硅化合物,将色母粒中的聚酯基料、乙撑双硬脂酸酰胺、有色颜料和无机硅化合物,混合均匀后形成第一混合料,加入到挤出机中,设定好转速和温度,使混合料均匀挤出造粒形成色母粒,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友宝,未经陈友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59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