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人体防护的抗冲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06053.5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3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坤;高翔;尹国磊;丘国华;周耀雄;李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J9/40 | 分类号: | C08J9/40;C08J9/42;C08J5/18;C08L1/04;C08L71/02;C08K3/3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徐祥生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人体 防护 冲击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人体防护的抗冲击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胶体体系剪切增稠液(STF)
S1.1.取纳米级SiO2颗粒作为分散介质,分散于分散剂中,其中分散介质的质量分数为15%-28%;
S1.2.在速度为600-800r/min的机械搅拌和时间为30-60min的超声分散条件下,使纳米级SiO2颗粒均匀分散在分散剂中,得到胶体体系剪切增稠液(STF);
S2.获取湿态大孔BC膜
S2.1.将经扩增培养的BC种子液按照10%的接种量与添加了海藻酸钙颗粒的发酵培养基混合,放入隔水式恒温培养箱中静态培养,得到经模板调控后的BC膜;
S2.2.将步骤S2.1所得BC膜置于在浓度为0.1的柠檬酸三钠溶液(m/v%)中,浸泡12h;
S2.3.从浓度为0.1的柠檬酸三钠溶液(m/v%)中取出BC膜,将其放入质量浓度为0.3的氢氧化钠(m/v%)和0.3过氧化氢(v/v%)的碱液中,在温度75-85℃的条件下碱煮4h-6h,得到湿态大孔BC膜;
S2.4.将步骤S2.3所得湿态大孔BC膜浸入无水乙醇中;
S3.获取用于人体防护的抗冲击材料
S3.1.将STF用无水乙醇以1:1的比例进行稀释,得到STF稀释液;
S3.2.将湿态大孔BC膜从无水乙醇中取出,逐片单独浸入STF稀释液中,在超声波清洗机中超声静置30-50min,得到湿态复合膜;
S3.3.将湿态复合膜放入烘箱中,温度设置为60℃-75℃,时间设置为8h-12h,去除无水乙醇,得到用于人体防护的抗冲击材料;
所述用于人体防护的抗冲击材料,包括基材和充填物,基材为内部呈三维多孔结构的细菌纤维素,充填物为胶体体系的剪切增稠液,剪切增稠液充满细菌纤维素内部的三维多孔,细菌纤维素的成分质量占比为20%-35%,剪切增稠液的成分质量占比为65%-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防护的抗冲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SiO2颗粒的质量分数为2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人体防护的抗冲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SiO2颗粒的尺寸为12n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人体防护的抗冲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PEG4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人体防护的抗冲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PEG40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人体防护的抗冲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搅拌速度为700r/min,超声时间为50min;所述步骤S2.3中,碱煮温度为80℃,时间为5h。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人体防护的抗冲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搅拌速度为700r/min,超声时间为50min;所述步骤S2.3中,碱煮温度为80℃,时间为5h。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人体防护的抗冲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搅拌速度为700r/min,超声时间为50min;所述步骤S2.3中,碱煮温度为80℃,时间为5h。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人体防护的抗冲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搅拌速度为700r/min,超声时间为50min;所述步骤S2.3中,碱煮温度为80℃,时间为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未经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605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