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抑菌功能的除臭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6645.7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3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俞卓玮;俞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易柯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33/12 | 分类号: | A01N33/12;A01N43/16;A01N31/14;A01P1/00;B01D53/78;B01D53/58;B01D53/52;B01D53/72;B01D53/48 |
代理公司: | 32331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明志会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腐剂 除臭剂组合物 垃圾处理场 抑菌功能 除臭剂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 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丙烯酸树脂乳液 高效脱色絮凝剂 谷氨酸 龙脑香树脂 去离子水 三乙醇胺 杀菌能力 抑菌除臭 香油 茶多酚 大蒜素 季铵盐 马鞭草 臭味 除味 合物 精油 去除 害虫 异味 制备 杀菌 侵入 净化 源头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抑菌功能的除臭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抑菌除臭技术领域。一种具有抑菌功能的除臭剂组合物,包括去离子水、香油精、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季铵盐、防腐剂和除臭剂,所述防腐剂选自龙脑香树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茶多酚、大蒜素、三乙醇胺、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和丙烯酸树脂乳液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所述除臭剂选自高效脱色絮凝剂、马鞭草精油和谷氨酸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本发明采用防腐剂增强了该组合物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快速的去除垃圾处理场中的臭味异味,同时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从源头上除味杀菌,可以防止害虫侵入人体,且改组合物可有效的对垃圾处理场进行净化,保证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抑菌除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抑菌功能的除臭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处理场的废气主要成分为:50%-70%左右的甲烷,30%-50%左右的二氧化碳,以及1%左右的微量组分,而恶臭就是由这1%的微量组分中的某些物质引起的,这些微量组分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种类繁多而浓度极低,填埋场能够检出的物质可达一百多种,浓度在ppm或ppb级,可以把这些物质分为几类:含硫化合物(硫化氢、硫醇、硫醚等)、含氧化合物(醇、醛、酮、酯等)、烷烃、烯烃、卤代烃、萜烯以及芳香烃、氨气等,其中,硫化物以及含氧化合物由于嗅阈值较低而浓度相对较高,往往会导致严重的恶臭。
一般的植物除臭剂,仅仅具有除臭功能,但是在垃圾处理场等地,由于垃圾生产的细菌非常的多,且这些场所是有操作人员始终在操作现场,所以需要一种具有对人体无害,且具有抑菌功效的植物除臭剂,在兼顾除臭功能的同时,也具有抑菌功能,尤其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功能的植物除臭剂,从而来保证操作人员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抑菌功能的除臭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抑菌功能的除臭剂组合物,包括去离子水、香油精、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季铵盐、防腐剂和除臭剂。
优选的,所述防腐剂选自龙脑香树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茶多酚、大蒜素、三乙醇胺、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和丙烯酸树脂乳液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优选的,所述除臭剂选自高效脱色絮凝剂、马鞭草精油和谷氨酸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优选的,各部分按以下质量份组成:
去离子水:120-150份;
香油精:0.6-1份;
烷基酚聚氧乙醇醚:3-5份;
季铵盐:0.5-0.8份;
防腐剂:0.2-0.4份;
除臭剂:4-5份。
一种具有抑菌功能的除臭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制作:
S1,取一定质量份的去离子水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倒入第一容器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S2,取一定质量份的香油精、季铵盐和除臭剂倒入第二容器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S3,将第二容器内香油精、季铵盐和除臭剂混合后的溶液倒入第一容器内,快速搅拌;
S4,取一定质量份的防腐剂投入第一容器内,缓慢搅拌;
S5,将第一容器内的溶液搅拌至充分溶解,即可制备得到具有抑菌功能的除臭剂组合物。
优选的,步骤S1和步骤S2中的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具体为配料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易柯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易柯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66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