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告警高发线段的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07542.2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2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战新刚;王飞;杨菲;高传名;牛海旭;李涛;李小龙;徐学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6 | 分类号: | G06F16/26;G06Q10/0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吕利敏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通道 可视化 告警 高发 线段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是基于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远程巡视图像告警数据,将数据按不同线路进行分组后,找出每条线路的告警高发线段,即通过对告警数据按线路和杆塔分组并进行权重标记,利用动态滑窗算法和阈值控制,最终基于大量告警数据找出每条线路的告警高发线段。本发明所述识别方法将自动采集到的告警数据进行高效归集和统计,根据输电线路的特殊要求利用对应算法确定告警高发的线路段,不但为输电线路检修人员带来便利,还可从全局层面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信息,为线路的检修运维、设备的选择、分析沿线环境对线路的影响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告警高发线段的识别方法,属于输电线路智能检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输电线路检修技术的升级,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远程巡视被广泛应用,目前已经实现对可视化信息的自动识别并标注出图像内出现的告警物体,如挖掘机、塔吊、山火、烟雾等。但对这些标记数据的应用,目前大部分停留在统计分析报表阶段,如对单一设备或指定线段内的多个设备的告警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完成了从数据到信息的归集,但更深层级的数据挖掘工作进行的较少,如在告警高发线段识别方向尚没有开展工作。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告警高发线段识别方法,为输电线路检修人员提供巡检区域内各输电线路的告警高发线段信息,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告警高发线段的识别方法。
发明概述:
本发明是基于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远程巡视图像告警数据,将数据按不同线路进行分组后,找出每条线路的告警高发线段,即通过对告警数据按线路和杆塔分组并进行权重标记,利用动态滑窗算法和阈值控制,最终基于大量告警数据找出每条线路的告警高发线段。本发明所述识别方法将自动采集到的告警数据进行高效归集和统计,根据输电线路的特殊要求利用对应算法确定告警高发的线路段,不但为输电线路检修人员带来便利,还可从全局层面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信息,为线路的检修运维、设备的选择、分析沿线环境对线路的影响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告警高发线段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对输电线路可视化告警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输电线路可视化告警数据是指,基于输电线路杆塔上安装的图像采设备所采集到的输电线路目标图像,将目标图像进行告警图像识别,然后保存为告警数据。所述告警数据包含告警自增ID、告警发生时间、告警内容、杆塔编号、线路编号、设备编号、图像存储ID等字段。上述对图像识别可以按照拍摄到的预警影像进行告警识别,例如:起吊机、推土机、悬浮物、山火等12种不同种类;进一步,还可以将上述种类进行更加上位的归纳:例如:机械类告警包括起吊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
b、对处理后的输电线路可视化告警数据,依次按线路编号进行分组、按杆塔编号进行分组,或,依次按杆塔编号进行分组、按线路编号进行分组;并按分组归类后的告警数据计算权重;对杆塔进行权重标记,对没有告警数据的杆塔进行0值填充,获得参与计算的数据;此技术优势在于,当某些杆塔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图像中没有出现告警物体,所以没有对应的告警数据,但动态滑窗算法需要数据间距分布均匀,所以需要对没有告警数据的杆塔进行0值补充;
c、对单条线路基于分组并权重标记后的数据使用动态滑窗算法从最小步长开始迭代,直至权重最大的窗口内的告警权重和值与告警总数的比值超过指定阈值,该窗口所对应的信息即为该线路的告警高发线段;
d、重复步骤c直至将所有线路的告警高发线段识别完成。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a的预处理是指,从告警数据中分离出某一类告警数据,被分离的告警数据至少保留线路编号、杆塔编号、设备编号3个属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75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矩阵热力图三维可视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及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