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7700.4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3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邵啸;袁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禾美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代理公司: | 34149 合肥拓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静<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柏堰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 有机菌肥 重金属 封存 土壤重金属污染 土壤重金属 堆肥 植被 二次发酵 环境效益 技术支持 问题提供 畜禽粪便 多区域 水肥 防治 有机肥 滴灌 堆制 腐熟 覆土 撒施 穴播 菌种 尿素 浇灌 栽种 隔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重金属废料封存:将土壤附近的重金属废料进行隔离封存;(2)有机菌肥拌施:将堆制腐熟的畜禽粪便与尿素等质量混合制成有机肥,再向其中拌入菌种,二次发酵堆肥形成有机菌肥,均匀撒施于土壤中;(3)植被栽种:将植被在土壤中穴播,播后浇灌覆土,定时滴灌水肥。本发明从多方面、立体化进行防治,工程简单,效果明显,适合多区域、多种类土壤使用,具有客观的环境效益,为土壤重金属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现有的土壤安全利用技术包括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农作物安全利用技术等,总体上,不同的修复技术有不同的适用性和优劣势,其应用范围受土壤理化性质、污染程度、成本和修复时间等因素影响也会有所差异。如化学修复效果显著,但成本较高且存在破坏土壤功能和造成二次污染的环境风险;物理修复效果稳定、修复彻底,但工程量大;生物修复见效慢,其优势在于操作简单和环境友好性;农作物安全利用技术以不破坏土壤特性、无生态风险、边修复边生产等优势,已在湖南、广东等地的重金属污染农田推广,但其修复效果及社会经济可行性有待考证。因此,需要将多种技术进行集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单一技术存在的缺点,提高防治、修复的效率、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重金属废料封存:将土壤附近的重金属废料进行隔离封存,对废料由内到外依次铺设防渗层、隔离层、粘土层;
(2)有机菌肥拌施:将堆制腐熟的畜禽粪便与尿素等质量混合制成有机肥,再向其中拌入菌种,二次发酵堆肥形成有机菌肥,均匀撒施于土壤中;
(3)植被栽种:将植被按15-20cm的间距在土壤中进行穴播,穴深10-15cm,播后浇灌覆土,根据土壤墒度情况,每隔2-3周浇灌一次。
所述步骤1中防渗层包括下层农用地膜和上层土工布,农用地膜厚度控制为 1-3mm,土工布厚度控制为4-6mm。
所述步骤1中隔离层为粒径控制为5-15mm的碎石,铺设厚度为5-10cm,粘土层铺设厚度为0.4-0.8m。
所述步骤2中有机肥中菌种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按质量比3:2:2混合配制而成的菌悬液,总数量控制为106-107cfu/mL,加入量为有机肥质量的2-3%。
所述步骤2中有机菌肥的撒施方法为,将土壤表面翻耕15-25cm,将有机菌肥拌土施入其中,完成后培土踏实。
所述步骤3中植被选自东南景天、碱蓬、蜈蚣草、龙葵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所述步骤3中植被种植密度控制为3-6株每平米,浇灌时采用肥水滴灌同时补充养分。
本发明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禾美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禾美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77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