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08004.5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8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乐启炽;任良;李小强;程春龙;宝磊;胡成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32/00;C22C1/02;C22C1/06;C22C1/10;C22C47/08;C22C49/06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准备镁锭作为原料;准备盐熔剂和增强体;所述的盐熔剂为氯化钡、氯化镁、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物,其中氯化钡占盐熔剂总质量的35~50%,氯化镁占盐熔剂总质量的10~20%,氯化钠占盐熔剂总质量的10~20%,其余为氯化钙和杂质,杂质占盐熔剂总质量≤1%;所述的增强体为W、Mo、Ni、La2O3、CeO2、Y2O3、TiC、SiC、ZrB2、MgO或SiO2中的一种;增强体为原料总体积的0.1~30%;增强体为盐熔剂总体积的1~50%;所述的增强体的形态为纤维、颗粒或晶须;其中颗粒的粒径300nm~20μm;晶须的直径0.1~1μm,长度10~100μm;纤维的直径5~20μm,连续长度10~70mm;
(2)将盐熔剂置于粘土坩埚或石墨坩埚中,加热至773~923K制成盐熔剂熔体;将增强体加入到盐熔剂熔体中,搅拌使增强体均匀分散,制成液固混合物;
(3)将液固混合物倒入常温的粘土坩埚或石墨坩埚中,冷却至常温得到前驱体;
(4)将铁坩埚预热至坩埚体呈暗红色的赤热状态,然后将原料置于铁坩埚中,原料在953~1043K熔化形成原料熔体;
(5)将前驱体放入到温度953~1043K的原料熔体中,搅拌使前驱体均匀分散,然后在温度953~993K条件下,加入精炼剂并搅拌精炼,精炼结束后控制温度在1013~1023K,静置使杂质成分和复合材料成分分离,形成浮渣和复合材料熔体;
(6)将复合材料熔体表面浮渣去除,然后将复合材料熔体的温度降至973~982K,浇铸制成镁基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镁锭的纯度≥99.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搅拌速度100~200r/min,时间2~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搅拌速度100~300r/min,时间5~1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进行静置的时间10~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准备镁锭和其他金属成分作为原料;当进行步骤(4)时,将镁锭和其他金属成分一同置于铁坩埚中,熔化并搅拌混合均匀,形成原料熔体;所述的其他金属成分为铝锭、锌锭、氯化锰、镁稀土合金、镁锆合金和镁硅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他金属成分中的铝、锌、锰、稀土、锆和硅占原料总质量≤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原料熔体表面撒上覆盖剂,用于防止镁燃烧;所述的覆盖剂为二号熔剂;当进行步骤(5)时,覆盖剂与浮渣混合;当进行步骤(6)时,覆盖剂与浮渣一同被去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精炼剂为二号熔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镁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成分占总体积的0.41~21.1%,其余为原料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80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