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空气介电层的有机薄膜晶体管二氧化氮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8714.8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1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侯思辉;庄昕明;张晓华;高林;于军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51230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轩勇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介电层 二氧化氮传感器 有机半导体层 支撑膜 有机薄膜晶体管 介电层 栅电极 外界环境空气 半导体薄膜 接触式结构 半导体层 待测气体 二氧化氮 依次设置 漏电极 上表面 探测率 源电极 衬底 顶栅 沟道 围合 制备 回复 扩散 响应 引入 | ||
1.一种基于空气介电层的有机薄膜晶体管二氧化氮传感器,所述二氧化氮传感器为顶栅顶接触式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衬底、有机半导体层、支撑膜和栅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半导体层、支撑膜和栅电极围合形成介电层,所述介电层在支撑膜作用下由外界环境空气形成空气介电层,在所述空气介电层内且在有机半导体层上表面上分别设置有源电极和漏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介电层的有机薄膜晶体管二氧化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介电层和支撑膜厚度均为1-5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介电层的有机薄膜晶体管二氧化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膜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苯乙烯、聚乙烯醇、聚(4-乙烯基苯酚)、交联聚(4-乙烯基苯酚)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介电层的有机薄膜晶体管二氧化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半导体材料为并五苯、酞菁铜、红荧烯、六噻吩、6,13-双(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乙炔基)并五苯、2,7-二辛[1]苯并噻吩并[3,2-b]苯并噻吩聚(2,5-二烷基噻吩-噻吩并[3,2-b]噻吩和聚3-己基噻吩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介电层的有机薄膜晶体管二氧化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半导体层的厚度为5-5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介电层的有机薄膜晶体管二氧化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电极、源电极、漏电极的材料均为金属、金属合金、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源电极、漏电极的厚度相等,且其厚度为50-10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介电层的有机薄膜晶体管二氧化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硅片、玻璃、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酰亚胺中的任一种。
8.一种制备有机薄膜晶体管二氧化氮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衬底,在衬底上制备有机半导体层;
b)在有机半导体层上通过光刻法制备支撑膜;
c)在有机半导体层上制备源电极和漏电极;
d)在支撑膜上转印栅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制备有机薄膜晶体管二氧化氮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有机半导体层采用旋涂、磁控溅射、表面氧化、辊涂、滴膜、压印、印刷和喷涂中的一种制备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制备有机薄膜晶体管二氧化氮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电极、源电极、漏电极通过真空热蒸镀、磁控溅射、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丝网印刷和喷墨打印中的任一种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87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