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启动子GmLCLa1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09035.2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4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冬;谢启光;王禹;袁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15/82;C12N15/11;C12N5/10;C12N1/21;A01H5/00;A01H6/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商秀玲 |
地址: | 475004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启动子 gmlcla1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启动子GmLCLa1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启动子GmLCLa1,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启动子可驱动目标基因在持续光照条件下近24小时节律性表达,且表达峰值在清晨。启动子GmLCLa1可用于在作物、林木、蔬菜、花卉、牧草等植物中驱动目标基因进行近24小时节律性表达,并使目标基因表达峰值出现在清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启动子GmLCLa1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生物钟是生物适应外界环境节律性变化的重要调控机制。植物生物钟分为输入途径、核心振荡器和输出途径三个部分。输入途径主要包括光、温度和营养等环境信号;生物钟核心振荡器是多重“转录-翻译反馈调控环路”构成的精细调控机制;输出途径包括基因的节律性表达、蛋白的修饰、下胚轴节律性伸长和胁迫响应等过程,涉及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等众多生物学进程。生物钟在杂种优势、引种驯化等发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植物生物钟核心组分可以直接或以复合体形式结合靶基因启动子区DNA序列,调控基因的转录。已有报道拟南芥CCA1可以结合EE和CBS顺式作用元件,其主要发挥转录抑制的活性;ChIP-seq实验结果表明,在持续光照条件下CCA1可以结合在超过1000个基因的启动子区。CCA1的靶基因参与众多生长发育生物过程和胁迫响应,表明CCA1在调控基因转录和植物生长发育及抗逆方面发挥重要功能。清晨表达的RVE8同样可以结合EE顺式作用元件,其可以激活靶基因的表达。
拟南芥生物钟核心振荡器中的PRR9、PRR7、PRR5和TOC1所调控的基因启动子区均富含G-box顺式作用元件,PRR9、PRR7、PRR5和TOC1从清晨至夜间依次出现表达峰值,共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在夜间出现表达高峰的LUX结合的DNA序列(LBS)为GATWCG,LUX与ELF3、ELF4形成复合体的形式调控基因的转录。开发植物节律性表达启动子对于调控植物基因的表达、植物的节律性调控以及具有优良性状植物的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大豆启动子GmLCLa1,该启动子可驱动目标基因进行近24小时节律性表达,并使目标基因表达峰值出现在清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大豆近日节律性表达启动子GmLCLa1,其具有如下任一种核苷酸序列:
(1)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2)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经取代、缺失和/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核苷酸所获得的具有同等功能的由(1)衍生的核苷酸序列;
(3)与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70%同源性,且具有同等功能的由(1)衍生的核苷酸序列;优选地,所述同源性为至少80%;更优选为至少90%;
(4)在严格条件下能够与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杂交的核苷酸序列。
大豆GmLCLa1基因(基因号:Glyma16g01980)的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发明发现大豆GmLCLa1基因的上游序列可调控基因呈现近日节律性表达趋势,但是,选取GmLCLa1基因上游不同长度的序列片段,其驱动基因节律性表达的相位和表达强度明显不同。本发明通过大量筛选和验证实验发现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启动子可高效驱动基因呈现明显的近日节律性表达,且表达峰值在清晨。
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公开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启动子GmLCLa1,在不影响其活性的前提下,取代、缺失和/或增加一个或几个核苷酸,得到启动子GmLCLa1的突变序列。具体地,这种突变方式可为如下突变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将第61位的A取代为T,将第180位的G取代为A,将第321位的T取代为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90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