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羽毛球拍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09584.X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2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庶荣;王子玮;王馨侦;张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体育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49/02 | 分类号: | A63B49/02;A63B49/08;A63B10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高龙鑫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羽毛球拍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羽毛球拍,其包括一拍框、一握柄、一前套以及一中管。握柄包括一握持部、一套设部及一固定件。套设部连接于握持部。套设部具有一第一顶面及一第一开口。握持部与套设部的内部为相互连通的中空结构。固定件连接于第一顶面,并自第一开口往握持部的内部延伸。前套套设于握柄的套设部。前套具有一第二顶面及一第二开口。第一顶面与第二顶面之间具有一间隔长度,前套具有一前套长度。间隔长度相对于前套长度的比值介于0.39至0.83之间。中管的一端连接于拍框,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开口及第一开口来插设至固定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羽毛球拍,特别涉及一种羽毛球拍的握柄结构。
背景技术
羽毛球比赛为常见且盛行的球类运动,使用者通过羽毛球拍打击羽毛球作为比赛方式。羽毛球拍的主要结构包括拍框、中管及握柄,通过中管连接拍框及握柄。一般而言,羽毛球拍的握柄,其依材质的不同可分为木质握柄及人造握柄,人造握柄经常使用碳纤维材料。
在击球时,使用木质握柄可达到较佳的手感,以下称为击球感。然而,木头的重量不稳定,产量也不稳定,容易有缺料的情形发生。因此,人造握柄因应而生。目前最常见的人造握柄是碳纤维材料,而为达到轻量的效果,拍框、中管及握柄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例如在击球时,中管与握柄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中管无可活动的缓冲空间,减少了中管的活动性(自由度),进而使得击球感变差,且结构强度较差。
因此,亟需一种人造握柄的羽毛球拍,以解决木质握柄所面临的木头重量、产量不稳定,及现有人造握柄无法有效地发挥中管的性能,进而使击球感变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羽毛球拍,通过增加套设部与前套之间的间隔长度,以提升中管活动的自由度,以解决现有人造握柄无法发挥中管的性能,进而使击球感变差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羽毛球拍,其包括一拍框、一握柄、一前套以及一中管。握柄包括一握持部、一套设部及一固定件。握持部具有一前端。套设部连接于握持部的前端。套设部具有一第一顶面及一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位于第一顶面。握持部与套设部的内部为相互连通的中空结构。固定件连接于第一顶面,并自第一开口往握持部的内部延伸。前套套设于握柄的套设部。前套具有一第二顶面及一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位于第二顶面。第一顶面与第二顶面之间具有一间隔长度,前套具有一前套长度。间隔长度相对于前套长度的比值介于0.39至0.83之间。中管的一端连接于拍框,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开口及第一开口来插设至固定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间隔长度介于17毫米至30毫米之间。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固定件位于套设部及握持部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固定件的长度相对于握柄的长度的比值介于0.59至0.79之间。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握柄具有多个支撑件,设置于握柄内。这些支撑件分别具有一前缘及一后缘,前缘连接于套设部的一内侧壁,后缘连接于固定件的一外侧壁及握持部的一内侧壁。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支撑件具有一凹部,其位于前缘,且凹部具有一特定长度及一特定宽度。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特定长度介于10毫米至20毫米之间,特定宽度介于0.3毫米至2毫米之间。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凹部为自前缘向后缘延伸的一切口。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支撑件的后缘为一斜角。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支撑件具有一连接侧面,其连接于握持部的内侧壁,后缘与连接侧面之间具有一特定角度,特定角度介于15度至45度之间。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特定角度为3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体育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利体育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95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动停止切换件及包括该切换件的可穿戴椅子
- 下一篇:打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