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耦合抛光设备及其电磁耦合控制磨粒状态的抛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9597.7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4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潘继生;黄展亮;阎秋生;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44102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伟斌<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场 摆动结构 磁极盘 柔性抛光 电磁流变 剪切应力 结构产生 偏心传动 输入结构 抛光液 相耦合 主传动 多层 磁场 磨料 超光滑加工 驱动 电磁耦合 动态磁场 工件表面 抛光设备 形状恢复 装设 更新 | ||
1.一种电磁耦合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设备包括多层驱动输入结构、用于装设电磁流变抛光液(62)的电场盘结构以及磁极盘摆动结构,所述磁极盘摆动结构用于电磁流变抛光液(62)在动态磁场的作用下形成实时磨料更新自锐和形状恢复的柔性抛光垫(66),所述电场盘结构产生的电场与所述磁极盘摆动结构产生的磁场相耦合以提高柔性抛光垫(66)的剪切应力和粘度;其中所述多层驱动输入结构包括基座、设于所述基座上的偏心传动部分以及主传动部分,所述磁极盘摆动结构设于所述偏心传动部分上,所述电场盘结构设于所述主传动部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耦合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底板(14)以及设于所述底板(14)上的凸型底板(13),所述凸型底板(13)底部设置有第一空腔结构(75),所述凸型底板(13)的上端面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空腔结构(75)的圆孔,所述圆孔中安装有定轴(1),所述定轴(1)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4)固定连接;所述偏心传动部分安装在所述定轴(1)上,所述主传动部分安装在所述偏心传动部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耦合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传动部分包括通过第一套筒(3)、第一轴承(2)安装在所述定轴(1)上的空心偏心转轴(4)、固定设于所述空心偏心转轴(4)一端的第一从动带轮(5)以及与所述第一从动带轮(5)通过第一同步带(8)相连的第一主动带轮(10),所述第一主动带轮(10)与设于凸型底板(13)上的第一驱动电机(11)的主轴相连;所述第一主动带轮(10)、第一从动带轮(5)以及第一同步带(8)均设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75)中,所述磁极盘摆动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空心偏心转轴(4)远离第一从动带轮(5)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耦合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部分包括通过第二套筒(7)、第二轴承(6)安装在所述空心偏心转轴(4)上的空心转轴(15)、固定设于所述空心转轴(15)一端的第二从动带轮(16)以及与所述第二从动带轮(16)通过第二同步带(20)相连的第二主动带轮(21),所述第二主动带轮(21)与设于凸型底板(13)上的第二驱动电机(23)的主轴相连;所述第二主动带轮(21)、第二从动带轮(16)以及第二同步带(20)均设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75)中,所述空心转轴(15)远离第二从动带轮(1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具有敞口结构(76)的旋转转接盘(24),所述旋转转接盘(24)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磁极盘摆动结构摆幅的磁极盘摆幅调节结构(77),所述旋转转接盘(24)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电场盘结构相连接的紧固装置(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磁耦合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磁极盘摆动结构包括螺纹连接在空心偏心转轴(4)上的交叉滚子轴承(36)以及与所述交叉滚子轴承(36)固定连接的磁铁安装盘(25);所述磁铁安装盘(25)上端面设置有圆槽,所述圆槽中设置有磁轭盘(26),所述磁轭盘(26)上依次交替设置有第一环形磁铁组(27)以及第二环形磁铁组(28),所述第一环形磁铁组(27)与所述第二环形磁铁组(28)之间设置有铝环组(29),所述磁铁安装盘(25)的下端面与所述磁极盘摆幅调节结构(77)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磁耦合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盘摆幅调节结构(77)包括设于磁铁安装盘(25)下端面的第一阶梯孔(78)、一端通过第四轴承(45)安装于所述第一阶梯孔(78)中的第一连接轴(47)、设于旋转转接盘(24)上端面的第二阶梯孔(79)、一端通过第七轴承(56)安装于所述第二阶梯孔(79)中的第二连接轴(54)以及用于调节第一连接轴(47)与所述第二连接轴(54)轴心距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具有第二空腔结构(82)的电机固定件(49)、设于所述电机固定件(49)上的第三驱动电机(48)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空腔结构中的内圆偏心筒(50),所述第三驱动电机(48)的输出轴伸入至所述第二空腔结构(82)中并与所述内圆偏心筒(50)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54)的另一端通过第六轴承(52)安装在内圆偏心筒(50)的第二空腔结构(82)中,所述第一连接轴(47)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固定件(49)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959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