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防爆充电柜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1974.0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1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蒲迅;罗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蒲迅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2/10 |
代理公司: | 11588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明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柜 备用电源系统 电池充电管理 扁平状箱体 矩阵分布式 加厚 电池防爆 电源系统 堆叠设置 隔热作用 双层结构 稳定安全 中控系统 防爆柜 泄压孔 最底层 岩棉 烟雾 灾害 制作 | ||
一种电池防爆充电柜组,本发明涉及电池充电管理技术领域,它包含充电柜单体、备用电源系统、中控系统、电源系统;若干个充电柜单体上下左右呈矩阵分布式堆叠设置,备用电源系统和中控系统均设置在最底层的数个充电柜单体下方的扁平状箱体内。采用加厚双层结构的防爆柜,中间带有岩棉,不易燃且具有隔热作用,带有单独的泄压孔,有效排除烟雾,减少二次灾害,且制作成本相对较低,更稳定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充电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防爆充电柜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电动车走进千家万户,很多小区没有建电动车充电站,或者是电动车充电点,需要用户从家里拉一个插座或者是将电池取下来拿回家里进行充电,对于楼层高的住户来说,这两种方法都非常不方便,而且有安全隐患。
传统的充电点,是在广场上建一个规划一个区域安装一些插座供锂电池充电,如果一个电池爆炸起火,车辆会燃烧,如果灭火不及时高温会引燃旁边的车辆,最终会导致整个充电站都会烧起来,这种设计安全隐患比较大。在专利cN208134127U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电动车充电柜”的实用新型专利,采用干粉喷洒及散热孔来给电池灭火;这种柜子并没有带防爆功能,若在每个小区每个维修点的防爆柜内部均设置干粉灭火器,其成本比较高且控制机构比较复杂,再者一旦锂电池爆炸燃烧后,只有当电池本身的电能释放完毕,才能够熄灭,一般常规的消防装置并不能将电池燃烧的火灭掉,因此,需要一种更加可靠,更加稳定的充电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电池防爆充电柜组,采用加厚双层结构的防爆柜,中间带有岩棉,不易燃且具有隔热作用,带有单独的泄压孔,有效排除烟雾,减少二次灾害,且制作成本相对较低,更稳定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充电柜单体、备用电源系统、中控系统、电源系统;若干个充电柜单体上下左右呈矩阵分布式堆叠设置,备用电源系统和中控系统均设置在最底层的数个充电柜单体下方的扁平状箱体内;
上述充电柜单体由真空双层隔热柜、柜门、岩棉隔热层、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反泄压阀门、密封硅胶条、扫码系统、充电端头构成;真空双层隔热柜的中空层中填设有岩棉隔热层,真空双层隔热柜的前侧开口处铰接有柜门,柜门的内壁边缘处设有与真空双层隔热柜的前侧开口相抵触设置的密封硅胶条,柜门利用门锁系统与真空双层隔热柜锁紧固定,柜门的前侧面上设有扫码系统;真空双层隔热柜的内顶壁固定有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真空双层隔热柜的后侧壁开设有充电口,充电口中穿设有充电端头,该充电端头的外端穿过真空双层隔热柜的夹层底壁后与外部的电源系统电连接;真空双层隔热柜的后侧壁开设有泄压口,每个泄压口上均设有反泄压阀门;
上述备用电源系统、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反泄压阀门、门锁系统均与中控系统电控连接;所述的扫码系统通过云端系统与远程控制系统连接,远程控制系统与中控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真空双层隔热柜的顶壁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定位孔,真空双层隔热柜的底壁四角均固定有与安装定位孔相配合插设的定位柱。
进一步地,上下左右呈矩阵分布式堆叠设置的若干个充电柜单体的背面均设置在空心背板的前侧敞口处,位于空心背板前侧敞口边缘处的充电柜单体的背部边缘与空心背板前侧敞口的边缘密封连接;空心背板的顶壁贯通连接有集中排烟口,集中排烟口的顶部设有排烟风扇,该排烟风扇与中控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充电端头为品字头、DC头、航空头、麦克风头或者视频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蒲迅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蒲迅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19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