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翘曲薄板钛合金锻件的近净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2220.7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8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吕小茹;吴恺;杨辉;赵文革;乔红武;姚文广;高文涛;赵雪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3/00;B21J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郭瑶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薄板 钛合金 锻件 成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翘曲薄板钛合金锻件的近净成形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原始坯料通过预锻和终锻两个阶段形成目标结构件,使得每一个阶段的结构件的形变量较小,提高每一个阶段的形变控制精度,同时减少锻造过程的拉伤或撕裂等缺陷;每一次锻造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成型部位采用不同的锻造工艺,提高锻造成型精度,减少因锻造方法和成型件尺寸的不匹配而造成的折叠缺陷、拉伤或撕裂等缺陷的产生,且最终形成锻件的流线性好;实际应用中发现,通过该方法进行锻造的锻件,锻件的一次荧光合格率从20%提高到100%,锻件合格率从60%提高到98%以上;大大提高了成型率,减少了材料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结构件锻造成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有翘曲薄板钛合金锻件的近净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带有翘曲薄板的合金近净成形锻件机械加工余量少,对于锻件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要求较高。锻造方法不当导致锻件薄板翘曲R处产生大量折叠缺陷;切边时翘曲薄板处产生拉伤、撕裂等缺陷,导致锻件大量报废。
对于在热加工和热处理过程中会发生共析反应的合金,如果在热处理过程中工艺控制不当,析出的二相粒子会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如Ti-230是一种含有金属间化合物Ti2Cu的近α型二元钛合金,Cu含量在2%到3%之间。该合金可在退火状态或强化状态下使用。该合金在热加工和热处理过程中会发生共析反应,若工艺控制不当,析出的Ti2Cu粒子会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针对此类带有翘曲薄板的合金在锻造过程中如何保证其力学性能,提高锻件的成型成功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带有翘曲薄板钛合金锻件的近净成形方法;该方法针对带有翘曲薄板锻件采用近净成型的方法,节约了材料消耗,实现了锻件翘曲薄板部分的精密厚度尺寸,解决了锻件翘曲薄板部分被拉伤、撕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带有翘曲薄板钛合金锻件的近净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切割并加工坯料,形成原始坯料;所述原始坯料包括一体连接的圆柱体和倒锥台;
步骤2,在原始坯料表面喷涂玻璃润滑剂;
步骤3,将涂覆有玻璃润滑剂的原始坯料放置在加热炉中加热,将预锻模具放置在模座中进行预热;将加热后的原始坯料放置在预锻模具中进行预锻,冷却后形成预锻件;所述预锻件包括一体连接的初始翘曲薄板和初始凸台,初始翘曲薄板由圆柱体镦粗成型得到,初始凸台由倒锥台挤压成形得到;
步骤4,将预锻件放置在加热炉中加热,将终锻模具放置在模座中进行预热;将加热后的预锻件放置在终锻模具中进行终锻,冷却后形成终锻件;所述终锻件包括一体连接的最终翘曲薄板和最终凸台;最终翘曲薄板由初始翘曲薄板镦粗成型得到,最终凸台由初始凸台挤压成形得到;
步骤5,将终锻件进行切边处理;
步骤6,清理终锻件表面,带有翘曲薄板钛合金锻件成型结束。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优选的,步骤1中,圆柱体外端面的棱边和倒锥台外端面的棱边均进行倒圆角处理。
优选的,步骤3中,设定圆柱体的直径为D1,加热炉中原始坯料的加热温度为T1;被锻造合金从α+β相转变为β相的相变温度为T0,T1=T0-(20~40)℃;加热炉内的加热时间t1=D1×(0.9~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22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