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压缩空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2241.9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3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勇;巴海涛;钱琨;蒋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1/06 | 分类号: | F04B41/06;F04B41/02;F04B39/12;F04B39/16;F01N3/34;F01N3/20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杨晓华 |
地址: | 214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空气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压缩空气系统,包括主空压机、工作空压机、工作空气瓶、主空气瓶,所述主空压机连接主空气瓶,工作空压机通过第一供气管路连接至工作空气瓶、工作空气瓶的空气输出端连接有压缩空气干燥器,压缩空气干燥器的空气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空气输出管和第二空气输出管,第一空气输出管作为主机的SCR系统喷射用压缩空气的供气管,第二空气输出管输出有三路分支输出管,三路分支输出管分别作为主机的SCR系统吹除用压缩空气的供气管、主机的SCR系统透气用压缩空气的供气管和连接至控制空气瓶的供气管;主空压机通过第二供气管路连接至工作空气瓶的空气输入端。本发明降低了船用压缩空气系统的成本,系统应急能力强、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压缩空气系统。
背景技术
船用压缩空气系统主要用于为船舶柴油机主机、发电机、SCR系统(柴油机尾气催化处理系统)和气动控制系统提供压缩空气。
现有技术中的船用压缩空气系统如图3所示,该船用压缩空气系统包括两个独立的分系统,一个分系统为SCR压缩空气分系统,其用于为主机的SCR系统提供所需的喷射用压缩空气、吹除用压缩空气、透气用压缩空气;另一个分系统为气动控制压缩空气分系统,其为发电机启动用的气动马达及其它气动控制元件提供控制用的压缩空气。这两个分系统是分别使用独立的压缩机,两路气源也是相互独立互不连接。其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采用两个独立的分系统其实施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当系统出现故障时两个独立的分系统不能相互补救和应急,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差。为了提高压缩空气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现有技术两个分系统均另外设置有应急工作空压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船用压缩空气系统,旨在降低船用压缩空气系统的成本,同时提高船用压缩空气系统在故障发生时的应急能力,进而提高压缩空气系统的可靠性。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船用压缩空气系统,包括主空压机、工作空压机、工作空气瓶、主空气瓶,所述主空压机连接所述主空气瓶,所述工作空压机通过第一供气管路连接至所述工作空气瓶、所述工作空气瓶的空气输出端连接有压缩空气干燥器,所述压缩空气干燥器的空气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空气输出管和第二空气输出管,所述第一空气输出管作为主机的SCR系统喷射用压缩空气的供气管,所述第二空气输出管输出有三路分支输出管,所述的三路分支输出管包括第一分支输出管、第二分支输出管和第三分支输出管,所述第一分支输出管作为主机的SCR系统吹除用压缩空气的供气管,所述第二分支输出管作为主机的SCR系统透气用压缩空气的供气管,所述第三分支输出管连接至控制空气瓶;所述主空压机通过第二供气管路连接至所述工作空气瓶的空气输入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压缩空气系统中设置第一供气管路和第二供气管路,实现了工作空压机分别与工作空气瓶和主空气瓶的连接,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两个独立的分系统相比较,由于简化了管路布置和减少了设备(空气瓶),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也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同时在工作空压机故障时可以采用主空压机进行供气,实现了系统的备用设计,从而既解决了系统安全性问题,又精简了系统、降低了综合成本。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供气管路、第二空气输出管上分别设置有减压组件,所述减压组件包括一对并联设置的减压支管和与所述一对并联设置的减压支管相并联的应急支管。
上述减压组件上设置一对并联设置的减压支管,一方面可以提高第二供气管路和第二空气输出管供气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提高了供气的流量,从而提高了压缩空气系统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减压支管上设置有安全阀、手动截止阀和减压阀,所述应急支管上设置有手动截止阀。
优选的,在位于所述第二供气管路的减压组件与所述工作空气瓶的空气输出端之间连接有应急旁路,所述应急旁路上设置有手动截止阀。
上述应急旁路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船用压缩空气系统在故障发生时的应急能力,从而进而提高了压缩空气系统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未经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22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文拍照设备
- 下一篇: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