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片环形类零件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2270.5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4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党文哲;冯永龙;呼延辉;李林燊;刘海滨;吴慧雯;景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片 环形 零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片环形类零件的加工方法,通过采用车加工方法得到环形圆圈,然后利用钳修完成翻边处理,能够有效保证环形圆圈的加工精度,通过钻孔对环形圆圈尽心钻孔后进行线切割,得到最终的卡圈结构,采用车加工的工艺方法,平端面后,车内外圆到设计尺寸,采用车加工工艺,加工精度高且效率高,工艺方法简单,不用派制专用工装,降低了工艺成本,在切断过程中,首先利用切刀进行切槽,切槽过程中待加工卡圈轴向厚度方向留加工余量,切槽后退刀,然后按照待加工卡圈轴向厚度尺寸进行精切,得到环形圆圈,能够防止一次切削过热变形,通过切槽后再环形圆圈进行精切以确保环形圆圈表面精度,本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薄片易变形环形件的加工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形类零件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薄片环形类零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卡圈属于带有开口的易变形薄片环形件,材料为GH3536,毛料为环锻件。卡圈最大直径Φ460.6,厚度为1.5,尺寸精度11级,径向开口,开口处开有小孔,结构如图5-7所示。零件加工难点是由于零件较薄刚性差,厚度尺寸难以控制。该类零件现有的加工工艺是毛料为高温合金板料,粗加工选用化铣工艺方法去除端面及内外圆余量,精加工选用珩磨工艺方法加工两端面至最终尺寸后精车外圆和内孔,最后线切割卡圈开口。这种方法存在不足:珩磨工艺对零件有尺寸要求,现有的珩磨设备装夹零件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零件装夹在内外轮之间,可加工零件尺寸Φ200mm。一种是零件套在内轮上,可加工零件尺寸Φ510mm-700mm,且需要派制专用工装,效率较低。精车外圆和内孔时,由于零件太薄且没有安装边等装夹位置,也需要派制专用工装。
发动机卡圈毛料为高温合金环锻件,由于零件毛料状态不同,且尺寸较大(最大直径Φ460.6)不满足现有珩磨设备的规格要求,因此无法使用批产类零件的加工方法。另外平磨工艺也无法满足要求,原因是由于材料是高温合金,没有磁性,如果使用挡块等辅助加工,由于零件刚性太差,自由状态下不平,磨削时较难控制厚度值。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可靠且高效、经济的工艺方法加工出合格零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片环形类零件的加工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薄片环形类零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车内外圆:对待加工材料端面进行车平后分别车内圆和外圆得到环形结构,内圆尺寸和外圆尺寸分别为待加工卡圈最终内圆尺寸和外圆尺寸;
步骤2)、切断:
选用切刀进行切断:首先利用切刀进行切槽,切槽过程中待加工卡圈轴向厚度方向留加工余量,切槽后退刀,然后按照待加工卡圈轴向厚度尺寸进行精切,得到环形圆圈;
步骤3)、钳修:
通过钳修对环形圆圈去除翻边;
步骤4)、钻孔:
对去除翻边后的环形圆圈钻孔得到待加工卡圈安装孔;
步骤5)、线切割缺口:
按照待加工卡圈最终尺寸对钻孔后的环形圆圈进行线切割缺口即可得到最终成型的卡圈。
进一步的,步骤1中,具体的,首先采用车刀对待加工材料端面进行车平;
然后对车平端面的待加工材料车内圆至待加工卡圈的内圆最终尺寸;
最后通过车削对车内圆后的待加工材料车外圆至待加工卡圈的外圆最终尺寸。
进一步的,加工余量不大于切刀宽度。
进一步的,切槽深度大于待加工卡圈径向厚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选用切刀为机夹刀或者焊接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22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电铲回转机构制造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桥架耳轴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