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数据分频初至层析静校正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2401.X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4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锋;粱硕博;张印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张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数据 分频 层析 校正 方法 存储 介质 计算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数据分频初至层析静校正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设备,方法包括:直达波谱分析及频率分解步骤,用于针对地震数据的直达波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并且基于频谱分析结果,将地震数据划分为多个频段;分频初至拾取及优化步骤,用于分别针对所述多个频段中的每一个频段的地震数据的直达波数据进行初至拾取,并且针对每一个频段所拾取的初至数据进行优化;以及分频初至层析静校正步骤,用于针对优化后的初至数据进行层析静校正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地震数据分频初至层析静校正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地震油气勘探而言,近地表效应影响因素强烈且不可避免。“近地表效应”是指地震表层存在厚薄不均的低速层和降速层,严重影响到地震激发和接收。在处理中,如果不彻底解决近地表效应,会给地层的精确成像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构造异常或地质假象。在许多地震勘探中均出现过这样问题。
常规的“近地表效应”消除方法一般采用层析静校正方法,该方法通过反演近地表速度场,继而求取静校正。目前常用的静校正方法包括高程静校正、折射静校正以及层析静校正。层析静校正主要是基于地震初至波射线的走势和路径,反演出近地表各层的速度结构,其优点是利用初至波的距离短、能量损失小易于识别,不受地表及近地表结构纵横变化的限制,通过射线追踪反演出地表和近地表地层中不同介质的速度模型。从而,得到近地表的速度变化信息,消除后续处理中的近地表效应。
目前初至层析静校正技术发展比较成熟,反演精度也很高。
虽然初至层析静校正技术应用效果大部分比较理想,但也有一部分反演效果不够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初至存在不确定性。分析初至特征发现,地震初至拾取的依据——直达波由于地表岩性的变化较大,直达波是多种频率成分的地震信号综合记录。直达波中既有低频也有中频以及高频。这些频段的速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总体上表现为低频成分线性速度偏低,高频成分线性速度偏高。初至拾取时只拾取其能量最强的频率振幅值。不同频率值的波形差异明显,拾取后变化较大,这是引起层析静校正反演效果不够理想的重要原因。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针对油气勘探地震数据处理中“近地表效应”影响的解决方法。该方法针对地震数据的直达波分频初至拾取优化后,进行层析静校正,从而提高层析静校正的处理精度。
具体地,分频初至层析静校正是在常规初至层析静校正基础上,将直达波分频拾取高中低频段的初至,并将各初至之间不同偏移距特征属性进行优化组合,获得一个相对合理的初至数据,用该初至数据进行分频初至层析静校正,反演求取炮点和检波点层析量,对层析量进行质控,并将收敛后的层析量应用于地震数据。
本发明的地震数据分频初至层析静校正方法已在多个地震探区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对于精细勘探尤其是高度复杂的工区能够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效果较为突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地震数据分频初至层析静校正方法,包括:
直达波谱分析及频率分解步骤,用于针对地震数据的直达波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并且基于频谱分析结果,将地震数据划分为多个频段;
分频初至拾取及优化步骤,用于分别针对所述多个频段中的每一个频段的地震数据的直达波数据进行初至拾取,并且针对每一个频段所拾取的初至数据进行优化;以及
分频初至层析静校正步骤,用于针对优化后的初至数据进行层析静校正处理。
根据实施例,其中,所述多个频段包括低频段、中频段和高频段。
根据实施例,其中,所述分别针对所述多个频段中的每一个频段的地震数据的直达波数据进行初至拾取,包括:
以至少95%的准确度分别拾取所述低频段、所述中频段和所述高频段的地震数据的直达波数据的初至时间值作为所述初至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24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柴油obd检测的远程监控平台及系统
- 下一篇:烹饪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