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质素热重构组装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2557.8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1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沈德魁;孙宇婷;石婧;秦可欣;田葆;王章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6 | 分类号: | C01B32/16;C01B32/0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孙斌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质素 热重构 组装 纳米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素热重构组装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将渡金属盐通过过量浸渍法负载到木质素上,经过热解和马弗炉煅烧后,得到富含纳米过渡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木质素基碳材料;将该木质素基碳材料置于立式固定床中,通入气态碳源如乙烯或甲烷与氮气混合气体,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最终收集得到热重构后的碳纳米管‑木质素基碳材料混合物。本发明利用可再生资源木质素,将低价值的木质素碳材料转化成为了高价值的碳纳米材料,原材料简单易得,制备条件可控,应用范围广,成功开发利用了木质素这一低价值的可再生资源,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涉一种木质素热重构组装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木质素是生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15-35%),也是造纸黑液残渣、水解残渣等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成分(80%以上)。因此,开发利用木质素这类“低价”可再生资源,制备“高价值”的生物质基类碳材料,对于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木质素制备碳材料是木质素的重要用途之一,同时木质素作为含碳量最高的可再生资源,其在制备碳材料方面得天独厚、无可替代。但目前木质素基碳材料主要以活性炭和生物炭等低品质炭为主,无法满足市场上对高性能碳材料的需求(如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石墨烯、富勒烯等碳纳米材料)。另一方面,含碳纳米材料的碳材料混合物因其多层级的孔隙结构、导电、导热和传质作用,在催化、储能及环境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制备的方法主要是将两种碳材料,即碳纳米材料和常规碳材料(活性炭或生物炭等),进行混合和嫁接。虽然所得的含碳纳米材料的碳材料混合物具有优良的性能,但这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例如,碳纳米材料自身的纳米效应很明显,难于分散及难于与另一种碳材料(活性炭或生物炭等)均匀混合,由此造成所得碳材料性能受限,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和再生能力也不理想。由此,急需提出了一种简易的木质素热重构组装碳纳米材料的方法,实现了含碳纳米材料的碳材料混合物制备,实现了生物质固体废弃物到碳纳米材料的高值化利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木质素热重构组装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能够利用可再生资源木质素,将低价值的碳材料转变为高价值的碳纳米材料。本发明提出的简易木质素热重构组装碳纳米材料方法,可以实现含碳纳米材料的碳材料混合物制备,均匀性稳定性更好。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本发明所述一种木质素热重构组装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过渡金属盐通过过量浸渍法负载到木质素上,经过热解和煅烧后,得到富含纳米过渡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木质素基碳材料;将该木质素基碳材料,通入气态碳源与氮气混合气体,在高温进行反应,最终收集得到热重构后的碳纳米管-木质素基碳材料混合物,即为木质素热重构组装碳纳米材料。
其中,所述过量浸渍法为将过渡金属盐溶液与木质素混合60℃水浴加热2h,然后放入烘箱中静置12h。
其中,所述过渡金属盐为氯化盐或者硝酸盐。优选为NiCl2、Ni(NO3)2、FeNO3、FeCl3、Co(NO3)2或则CoCl2。
作为优选,所述木质素包括黑液木质素或、克拉森木质素。
其中,所述将过渡金属盐通过过量浸渍法负载到木质素上后热解温度为800-900℃,,热解温度恒温处理2-3h。
其中,所述煅烧优选为马弗炉400℃煅烧2h。
作为优选,所述气态碳源为乙烯或甲烷。
作为优选,所述通入气态碳源与氮气混合气体,在高温进行反应为在700℃-900℃下进行反应1-1.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25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批量制备碳纳米管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