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燃气辐射管式加热的多层碳化分解炉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2987.X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3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宇;陶万生;崔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东大粉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21109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分解 耙臂 燃气辐射管 变频驱动电机 耙料机构 中心落料 出料管 出料机 落料管 送料管 送料机 耙齿 炉体 腔体 高度方向水平 交替分布 炉体底端 炉体顶端 炉体内部 腔体顶部 竖直安装 整个炉体 电机轴 排气管 多层 数组 加热 体内 贯穿 | ||
一种采用燃气辐射管式加热的多层碳化分解炉,包括炉体、燃气辐射管、耙料机构、送料机及出料机;炉体内部沿高度方向分布有若干碳化分解腔体,每个碳化分解腔体顶部均设有燃气辐射管组;炉体顶端设有送料管和排气管,送料管与送料机相接;相邻碳化分解腔体之间通过中心落料管或边缘落料管相连通,中心落料管与边缘落料管沿炉体高度方向交替分布;炉体底端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与出料机相接;耙料机构包括变频驱动电机、耙料主轴、耙臂及耙齿;耙料主轴贯穿整个炉体且顶端与变频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连,在耙料主轴上沿高度方向水平设置若干耙臂,每个碳化分解腔体内均分布有数组耙臂,每根耙臂上均竖直安装有若干耙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盐残渣碳化分解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燃气辐射管式加热的多层碳化分解炉。
背景技术
目前,在精细化工、化学农药化工等领域中,产品生产过程中普遍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盐残渣,这些工业废盐残渣中通常含有少量的具有毒性的有机化学杂质,导致这些工业废盐残渣无法直接利用。
为此,对工业废盐残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当务之急。现阶段,工业废盐残渣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包括洗盐法、制碱法和高温处理法,而高温处理法又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处理方法。
但是,传统的高温处理法,在处理工业废盐残渣时,存在物料结块、结炭、物料表面软化粘结设备等诸多弊端,导致处理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燃气辐射管式加热的多层碳化分解炉,可有效防止物料结块、结炭、物料表面软化现象的产生,可有效分离固体盐渣和有机杂质,并实现工业废盐残渣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燃气辐射管式加热的多层碳化分解炉,包括炉体、燃气辐射管组、耙料机构、送料机及出料机;所述炉体采用圆柱筒形结构,在炉体内部沿高度方向分布有若干碳化分解腔体,每个碳化分解腔体的顶部均安装有燃气辐射管组;在所述炉体的顶端分别安装有送料管和排气管,所述送料管的顶端管口与送料机的出料口相连通,送料管的底端管口与最顶层的碳化分解腔体相连通;所述排气管的顶端管口接入物料分解气体高温处理系统,排气管的底端管口与最顶层的碳化分解腔体相连通;相邻碳化分解腔体之间通过中心送料管或边缘送料管相连通(送料管兼有排气功用),最顶层的碳化分解腔体与上数第二层的碳化分解腔体之间通过中心落料管相连通,中心落料管位于碳化分解腔体的中心;上数第二层的碳化分解腔体与上数第三层的碳化分解腔体之间通过边缘落料管相连通,边缘落料管位于碳化分解腔体的边缘侧;依次类推,若干中心落料管与若干边缘落料管在高度方向上交替分布;在所述炉体的底端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的顶端管口与最底层的碳化分解腔体相连通,出料管的底端管口与出料机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耙料机构包括变频驱动电机、耙料主轴、耙臂及耙齿;所述耙料主轴贯穿整个炉体中心,耙料主轴顶端与变频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连,在耙料主轴上沿高度方向水平安装耙臂,在每个碳化分解腔体内均分布安装有数组耙臂,每根耙臂上均竖直安装有若干耙齿,耙齿用于翻动和移动物料。
所述送料机及出料机均采用螺旋输送机,并通过变频调速方式对物料进行定量送料和定量出料。
所述燃气辐射管的规格、数量、功率参数,由炉体内的工艺温度、温度分布、热量平衡因素进行确定。
所述耙料机构的主轴转速、每一层碳化分解腔体中耙臂组数以及耙齿数量、形状参数,由碳化分解处理工艺要求和实验测得进行确定。
所述炉体内径以及碳化分解腔体层数,由物料性质和处理量进行确定。
所述燃气辐射管组的燃烧烟气接入废热回收系统,系统利用烟气余热对燃气辐射管组的助燃空气进行预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东大粉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东大粉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29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