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酸二丁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3066.5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2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亨;高旭东;郑飞;季璐;张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7/11 | 分类号: | C07C67/11;C07C69/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25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草酸二丁酯 氯代正丁烷 草酸盐 二丁酯 种草 二甲基甲酰胺溶剂 二甲基甲酰胺 有机合成技术 辅助试剂 减压蒸馏 绿色环保 生产能耗 影响因素 溶剂 粗品 收率 加热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酸二丁酯的制备方法,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以氯代正丁烷、草酸盐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反应时间下反应,制得草酸二丁酯粗品,通过水洗、减压蒸馏、干燥得到产品草酸二丁酯;选定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详细研究草酸盐和氯代正丁烷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其中氯代正丁烷:草酸盐物质的量比=2.0:1~2.2:1,反应时间2~4h,反应温度40~60℃,产品收率68.7~81.7%。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加热温度低,即发生反应,可以降低草酸二丁酯生产能耗;该制备方法无需使用大量的酸或辅助试剂,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更加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草酸二丁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草酸二丁酯又名乙二酸二丁酯,通常用作溶剂、硝化纤维素的增塑剂及有机合成原料等。草酸二丁酯与柴油具有良好的互溶性,改善柴油的燃烧性能效果较好,添加量为体积百分数的1.0%时,十六烷值可提高四个单位,是柴油的良好十六烷值提高剂,燃烧时不产生氮氧化物,发展前景看好,对于节能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草酸二丁酯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一氧化碳偶合法、亚硝酸酯法、气相合成法、催化酯化法等。一氧化碳偶合法以PdCl2-CuCl2等为催化剂,使丁醇、一氧化碳和氧反应得到草酸二丁酯。亚硝酸酯法以Pd-C为催化剂,在亚硝酸酯存在条件下,使一氧化碳偶合反应制得草酸二丁酯。CO的分压4.90~6.86MPa,O2体积百分比浓度2%,催化剂浓度50~100ppm,反应温度80~100℃,并加入10%的C4H9ONO。采用共沸蒸馏法将反应生成的水分离。气相合成法采用Pd-C为催化剂,在130℃左右、常压下由CO与C4H9ONO反应制得草酸二丁酯,时空收率662g/L·h。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与草酸二丁酯凝缩分离后,与丁醇和氧接触,再生成亚硝酸酯用于反应。催化酯化法以草酸与丁醇进行催化酯化反应,再经减压蒸馏得到草酸二丁酯。催化酯化法可供选用的催化剂包括对甲苯磺酸、对甲苯磺酸铜、氨基磺酸、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六水三氯化铁、固载三氯化铝、五水四氯化锡、硫酸铜、七水硫酸锌、一水硫酸氢钠、硫酸氢钾、固体超强酸、杂多酸和维生素C等。以上所述的草酸二丁酯的制备方法在制备方法上耗能较高,制备工艺过程繁杂,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草酸二丁酯的制备方法,可以降低草酸二丁酯生产能耗,无需使用大量的酸或辅助试剂,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更加绿色环保,解决了现有草酸二丁酯制备过程繁杂能耗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草酸二丁酯的制备方法,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以氯代正丁烷、草酸盐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反应时间下反应,制得草酸二丁酯粗品,然后通过水洗、减压蒸馏、干燥得到产品草酸二丁酯。
其中,反应过程中,温度控制在40~60℃,反应时间为2~4小时。
其中,反应原料草酸盐可以为草酸钠或草酸钾。
其中,反应原料草酸盐与氯代正丁烷的摩尔比为1:2.0~1:2.2。
其中,反应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加热至40~60℃,待温度恒定以后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加入常温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洗涤三次,收集有机相,使用分子筛或无水硫酸钠对其干燥,对干燥的有机相进行减压蒸馏除去多余的氯代正丁烷,得到草酸二丁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计的制备方法相对于一氧化碳偶合法、亚硝酸酯法、气相合成法、催化酯化法等的较高反应温度来说,该法只需加热至40~60℃,即发生反应,可以降低草酸二丁酯生产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锦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30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