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可调式散养生态鸡圈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3900.0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7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黄维江;燕志宏;杨蓉;杨莲;杨仕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31/00 | 分类号: | A01K31/00 |
代理公司: | 52100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行超<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50025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轨道 环形护栏 散养 隔板 外侧设置 鸡舍 可调式 外壁面 饲养 恢复 生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可调式散养生态鸡圈,包括鸡圈本体,围绕所述鸡圈本体四周外侧设置有环形护栏,围绕所述鸡圈本体的外壁面设置有环形轨道,在所述环形轨道与所述环形护栏之间设置有两块隔板,由两块所述隔板与部分所述环形轨道、所述环形护栏构成散养空间,通过改变所述隔板在所述环形轨道与所述环形护栏之间的位置来调整所述散养空间的位置及大小,如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鸡的散养区域不能得到有效休养恢复,不能根据饲养鸡的数量来对区域进行合理调整,以及无法将鸡快速赶入鸡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可调式散养生态鸡圈,属于鸡圈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鸡的散养方式主要是,划定一块区域,并在该区域内安装鸡舍,白天将鸡放出去,而在夜晚时又将鸡赶回来。经申请人试验,现有的散养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区域内植被破坏后,无法得到有效的休养恢复;二是不能根据饲养鸡的数量来对区域进行合理调整;三是不能实现鸡的快速赶入鸡舍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循环可调式散养生态鸡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鸡的散养区域不能得到有效休养恢复,不能根据饲养鸡的数量来对区域进行合理调整,以及无法将鸡快速赶入鸡舍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可调式散养生态鸡圈,包括鸡圈本体,围绕所述鸡圈本体四周外侧设置有环形护栏,围绕所述鸡圈本体的外壁面设置有环形轨道,在所述环形轨道与所述环形护栏之间设置有两块隔板,由两块所述隔板与部分所述环形轨道、所述环形护栏构成散养空间,通过改变所述隔板在所述环形轨道与所述环形护栏之间的位置来调整所述散养空间的位置及大小。
优选地,在所述环形护栏上设置有定位环,配套的在所述隔板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固定杆,在所述固定杆的外端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环相配。
优选地,在所述隔板的外端设置有呈水平状态并可转动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护栏的内壁面接触。
优选地,在所述隔板的内端设置有呈竖直状态并可转动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可沿所述环形轨道移动。
优选地,在所述鸡圈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散养空间相连的鸡圈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由两块隔板与部分环形轨道、环形护栏构成散养空间,平时鸡在该散养空间内活动,通过改变隔板在环形轨道与环形护栏之间的位置来调整散养空间的位置及大小,这样在散养鸡时,一方面可以根据鸡的数量来调整散养空间的大小;另一方面,在当前散养空间内地面上的植物被鸡快吃光后,可通过隔板改变散养空间的位置,即可将鸡从当前位置赶到另一位置,以使当前散养空间内的植物生态得以恢复;再一方面在需要时可通过活动两隔板将鸡赶在一块集中,便于出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循环可调式散养生态鸡圈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隔板与环形护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隔板与环形轨道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鸡圈本体,2环形护栏,3隔板,4固定杆,5定位销,6定位环,7第一滚轮,8第二滚轮,9环形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39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鸡舍食槽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笼养养鸡场鸡粪便的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