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底泥冲挖装置及其冲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4658.9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3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辉;鲁琛;王长卓;王太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E02F3/92;E02F7/06;E02F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底泥冲挖 装置 及其 挖方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底泥冲挖装置及其冲挖方法,属于河道清理领域。本发明设有主体固定装置以及固定在其上的冲挖组件和驱动装置,在冲挖组件中设置和底泥导入方向相同的喷头组,通过驱动装置以及主体固定装置的配合进行沉淀、挤压动作,降低冲挖回收的底泥含水量,对底泥进行冲挖。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对河道底泥进行均匀导入及分解,有效降低了处理后泥浆的含水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底泥冲挖装置及其冲挖方法,属于河道清理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河道底部沉积的有机物,有机物在长时间内发生厌氧生物降解,在河道底部形成淤泥,由于河道底泥耗氧是水体发黑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容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蔓延爆发等,接着影响了水体净化和修复能力,目前针对河道底泥的治理主要采用干法清淤、水下清淤和微生物清淤,目前采用最多的技术方案为冲挖方式,通过高压水进行淤泥进行切割、粉碎,使得淤泥湿化、崩解,然后抽吸至集浆池内,但其在抽吸过程中,由于泥浆含水量大,在集浆池内容易出现下渗等情况,影响泥浆后续处理,大大增加了处理周期,且上述冲挖主要是在河道非汛期内,因此长时期的周期影响河道运输等。
公开号CN108978577A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力冲挖充填土工管袋进行沟渠底泥清淤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临时堆场建设;清表;分段修筑围堰;施工排水;组装输泥管线;水力冲挖底泥;添加药剂;土工管袋充填;淤泥脱水固化;固化后的泥土进行运走或再利用。该施工方法借助水力切割的作用来完成挖土,再由泥浆泵经输泥管道充填到大型土工管袋,在疏挖管道中使疏挖泥浆与药剂充分搅拌而产生絮凝团体,在土工管带中沉淀,该装置主要利用土工管配合絮凝剂进行,使得泥浆沉淀固化,但其絮凝剂的添加依然需要根据泥浆内的含水量确定,而水利冲挖泥浆含水量大,所述絮凝剂量较大,施工成本增加。
公开号CN109024749A公开了一种跌水冲刷式河道底泥水力中小冲挖清淤装置及其清淤方法,包括泥斗和闸板,所述的闸板位于泥斗的上游,所述的闸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一号旋板、二号旋板、三号固定板、四号固定板和五号旋板,所述的一号旋板下边缘通过一号铰链铰接安装,二号旋板下边缘通过二号铰链铰接安装,三号固定板和四号固定板通过固定栓固定安装,五号旋板上边缘通过三号铰链铰接安装,该装置通过水位差进行冲刷,水位下落流量难以控制,且直瀑式的冲刷方式,对落点较远位置的底泥冲挖效果差。
公开号CN108547251A公开了一种水利冲挖清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加固浅水湾填筑外围,使填筑外围与河道边坡之间形成吹填区;S2:根据要求选型水利冲挖机组;S3:布置输泥管道及出泥口,输泥管道由水利冲挖区延伸至吹填区,出泥口位于吹填区内;S4:在吹填区布置退水口及用于沉降泥浆的泌水区,退水口流出的水回流至冲挖区;S5:将水利冲挖机组置于冲挖区,启动水利冲挖机组进行冲挖,并将冲挖区的泥浆通过输泥管泵送至吹填区,该方法通过长距离输送形式,进行底泥的远端拦截,同样没有解决泥浆内含水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发提供了一种利用和底泥导入方向相同的喷头组的设置,配合沉淀、挤压动作,降低冲挖回收的底泥含水量的河道底泥冲挖装置及其冲挖方法。
本发明一种河道底泥冲挖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主体固定装置以及固定在其上的冲挖组件10和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46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黏轮砂浆喷注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清污导槽的清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