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微型泵的轴承结构及超薄微型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4997.7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6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兵;范义文;吴睿康;邹浩;廖唯唯;张信峰;蓝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46 | 分类号: | F04D29/046;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微型 轴承 结构 | ||
1.一种超薄微型泵的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超薄微型泵底座(5)上的盲孔、轴(1)、第一滚珠轴承(4)、第二滚珠轴承(2)和垫圈(3),其中,
所述轴(1)设于该盲孔中心,所述第一滚珠轴承(4)和第二滚珠轴承(2)从下到上依次套设在所述轴(1)上,所述第一滚珠轴承(4)包括与所述轴(1)固定连接的第一滚珠轴承内圈(4a)、与所述盲孔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一滚珠轴承外圈(4c)以及设于第一滚珠轴承外圈(4c)与第一滚珠轴承内圈(4a)之间的第一滚珠(4b),所述第二滚珠轴承(2)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滚珠轴承内圈(2a)、与所述盲孔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二滚珠轴承外圈(2c)以及设于第二滚珠轴承外圈(2c)与第二滚珠轴承内圈(2a)之间的第二滚珠(2b),所述垫圈(3)设置在所述第一滚珠轴承内圈(4a)与第二滚珠轴承内圈(2a)之间,用于使得第一滚珠轴承外圈(4c)与第一滚珠轴承内圈(4a)以及第二滚珠轴承外圈(2c)与第二滚珠轴承内圈(2a)在竖直方向形成高度差,以消除第一滚珠轴承(4)和第二滚珠轴承(2)工作时的轴向游隙;
所述第一滚珠轴承(4)和第二滚珠轴承(2)采用过盈配合或粘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盲孔的侧壁与所述轴(1)之间;所述第一滚珠轴承外圈(4c)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滚珠轴承内圈(4a)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二滚珠轴承外圈(2c)的水平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滚珠轴承内圈(2a)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滚珠轴承(4)和第二滚珠轴承(2)均为微型滚珠轴承,且所述第一滚珠轴承外圈(4c)和第二滚珠轴承外圈(2c)的外径均为3mm~5mm,所述第一滚珠轴承内圈(4a)、第一滚珠轴承外圈(4c)、第二滚珠轴承内圈(2a)以及第二滚珠轴承外圈(2c)的高度均为1mm~3mm;所述垫圈(3)为硬质塑料片或金属片,其厚度为0.3mm~0.5mm。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超薄微型泵的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包括依次相连的底端轴肩(1a)和连接轴(1b),所述盲孔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第一空腔结构和第二空腔结构,所述第一空腔结构与第二空腔结构的轴线共线,且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的直径大于第二空腔结构的直径,所述底端轴肩(1a)设于所述第二空腔结构中,且所述底端轴肩(1a)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空腔结构的厚度,同时,所述底端轴肩(1a)顶面的的水平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空腔结构顶面的的水平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一种超薄微型泵的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轴肩(1a)不与连接轴(1b)连接的一端为圆弧形结构,且与第二空腔结构的底面之间设有间隙。
4.一种超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结构、转子套(7)、蜗壳(6)、底座(5)、叶轮(8)、电机磁体(10)和、电机定子(9),
其中,所述轴承结构为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结构,所述转子套(7)设于所述蜗壳(6)与底座(5)形成的空腔中,且所述转子套(7)与所述轴(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叶轮(8)设于所述转子套(7)的外侧壁上,所述电机磁体(10)设于所述转子套(7)的内侧壁上,所述底座(5)远离所述蜗壳(6)的一侧还设有容纳所述电机定子(9)的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和控制电路,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蜗壳(6)与底座(5)之间,所述控制电路设于所述底座(5)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499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