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源及投影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5022.6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6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郭祖强;胡飞;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G02B30/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庆波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源 投影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源及投影设备。该光源包括发光装置、波长转换装置、偏振转换装置及合光装置,其中,发光装置用于出射沿第一光路传输的第一光和沿第二光路传输的第二光;波长转换装置设置在第一光路上,用于将第一光转换成沿第三光路出射的受激光;合光装置,设置在第三光路与第二光路的交汇处,用于对受激光和第二光进行合光处理;偏振转换装置设置合光装置的出光侧,用于对受激光和第二光的合光进行偏振态转换,以使经偏振态转换后的受激光和第二光的偏振态相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改善3D投影偏色问题,同时能够提升单光路3D投影光效,提升3D显示亮度,且节约3D投影设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投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源及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投影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影院放映机3D显示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多。3D技术的原理是模拟实际人眼观看的情况形成3D立体画面,目前的3D技术有主动式3D技术、光谱放映技术和被动式3D技术,其中被动式的3D技术为主流的3D技术。
被动式3D技术是一种偏振3D技术,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和液晶控制器实现3D显示。被动式3D技术的3D设备有单光路、双光路和三光路三种类型。其中,单光路3D设备光效较低,约为15%-16%,单光路3D设备的显示画面亮度较低;双光路3D设备和三光路3D设备相比单光路3D设备光效有所提升,但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对于激光荧光光源的影院放映机系统来说,镜头的出射光为激光和荧光的混合光。因激光和荧光的偏振态不同,使用被动式3D设备时,在起偏过程中激光和荧光的比例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显示画面颜色出现偏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源及投影设备,以改善3D投影的偏色问题,提升3D投影光效,节约3D投影设备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源。该光源包括发光装置、波长转换装置、偏振转换装置及合光装置,其中,发光装置,用于出射沿第一光路传输的第一光和沿第二光路传输的第二光;波长转换装置,设置在第一光路上,用于将第一光转换成沿第三光路出射的受激光;合光装置,设置在第三光路与第二光路的交汇处,用于对受激光和第二光进行合光处理;偏振转换装置,设置在合光装置的出光侧,用于对受激光和第二光的合光进行偏振态转换,以使经偏振态转换后的受激光和第二光的偏振态相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源。该光源包括:发光装置,用于出射沿第一光路传输的第一光和沿第二光路传输的第二光;波长转换装置,设置在第一光路上,用于将第一光转换成沿第三光路出射的受激光;偏振转换装置,设置在第三光路上,用于对受激光进行偏振态转换,以使经偏振态转换后的受激光和第二光的偏振态相同;合光装置,设置在第三光路与第二光路的交汇处,用于对偏振态转换后的受激光和第二光进行合光处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偏振转换装置设置在合光装置的出光侧或者波长转换装置的出光侧,偏振转换装置包括:偏振分光元件,具有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及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一入光面和所述第一出光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出光面连接所述第一入光面和所述第一出光面;光路调节元件,具有相连接的第二入光面和第三出光面,所述第二入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出光面和所述第一出光面同侧设置;偏振转换元件,与所述第三出光面相对设置;其中,所述偏振分光元件接收所述受激光或者所述受激光和所述第二光的合光,并将所述受激光或者所述合光中的第一偏振态的光从所述第一出光面出射,将所述受激光或者所述合光中的第二偏振态的光反射至所述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二偏振态的光透射至所述光路调节元件;所述光路调节元件将所述第二偏振态的光从所述第三出光面出射至所述偏振转换元件;所述偏振转换元件对所述第二偏振态的光进行偏振态转换,以使经偏振态转换后的第二偏振态与所述第一偏振态的光的偏振态相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源还包括第一透镜,设置在波长转换装置和偏振转换装置之间,用于将波长转换装置出射的受激光汇聚到偏振分光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50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