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锁式锚固形状记忆合金预应力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5463.6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4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邓军;黄海帆;李俊辉;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余胜茂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固 形状 记忆 合金 预应力 加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锁式锚固形状记忆合金预应力加固装置,包括钢梁、承拉板、单程形状记忆合金薄板、上楔块、下楔块和侧板,单程形状记忆合金薄板沿承拉板的长度方向绕接在承拉板上,承拉板设于钢梁的底面上;承拉板的侧面上均连接有下楔块,侧板可滑动套设于钢梁的底部侧面上,下楔块与开口的下内侧面可滑动连接,上楔块与开口的上内侧面可滑动连接。本发明通过单程形状记忆合金的变形力作为动力,即可实现对钢梁的预应力施加,无需对钢梁做任何加工而不会对钢梁的承载力产生影响,并且通过楔块与楔块之间位移上的相互限制,实现自行锚固,无需使用螺栓作为锚固件,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和效率高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固装置,尤其是指一种自锁式锚固形状记忆合金预应力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常用的钢梁预应力加固方式为体外预应力加固法,体外预应力加固法通过将可用于预应力加固的其它材料锚固在钢梁上,通过对该材料施加预应力来对钢梁进行预应力加固。该方法需要在钢梁上开孔,并通过螺栓或其它锚固件来将其它材料锚固在钢梁上。由于需要在材料上开孔,该方式会对钢梁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钢梁的截面发生变化,进而容易导致应力集中,降低钢梁自身的承载力,并且施加工序繁多,安装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和效率高的自锁式锚固形状记忆合金预应力加固装置。该加固装置通过单程形状记忆合金的变形力作为动力,即可实现对钢梁的预应力施加,无需对钢梁做任何加工而不会对钢梁的承载力产生影响,并且通过楔块与楔块之间位移上的相互限制,实现自行锚固,无需使用螺栓作为锚固件。
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
一种自锁式锚固形状记忆合金预应力加固装置,包括钢梁、承拉板、单程形状记忆合金薄板、上楔块、下楔块和侧板,单程形状记忆合金薄板沿承拉板的长度方向绕接在承拉板上,且所述承拉板设于钢梁的底面上;所述承拉板的宽度方向的侧面上均连接有下楔块,所述侧板通过开口可滑动套设于钢梁的底部侧面上,所述下楔块与开口的下内侧面可滑动连接,所述上楔块与开口的上内侧面可滑动连接;在给单程形状记忆合金薄板加热到马氏体逆相变后,单程形状记忆合金薄板发生形变伸长可缩短而带动承拉板向前运动,承拉板带动下楔块向前运动,下楔块推动侧板向前运动,侧板向上楔块滑动而与上楔块的楔形面相顶压,形成增力锁紧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下楔块上开有“L”型凹槽,所述承拉板的宽度方向的侧面上设有与“L”型连接块,所述“L”型连接块套设于“L”型凹槽内而将承拉板连接到下楔块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下楔块的楔形面上开有等深度的第一滑槽,所述开口的下内侧面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可滑动套设于第一滑槽内而将下楔块与侧板连接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上楔块的楔形面上开有等深度的第二滑槽,所述开口的上内侧面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可滑动套设于第二滑槽内而将上楔块与侧板连接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单程形状记忆合金薄板绕接在承拉板上的圈数不小于1.5圈。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凸起的上表面为与下楔块的楔形面相平行的倾斜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凸起的底面为与上楔块的楔形面相平行的倾斜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下楔块和上楔块的楔形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至8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单程形状记忆合金薄板采用Ni-Ti基单程形状记忆合金。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钢梁为工字钢。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54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水辅助刮板
- 下一篇:建筑物砖混结构托换成框架结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