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吸附脱硫罐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5796.9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4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兰洲;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姚坤 |
地址: | 408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盖 罐体 吸附装置 环形支撑 吸附脱硫 淋喷头 上端开口 下表面 注水管 塑料 内壁 内腔 接通 均匀设置 空心结构 耐腐蚀性 竖向设置 塑料材质 吸附效果 反应罐 气密性 上表面 圆盘状 组水平 竖向 逸出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塑料吸附脱硫罐,包括罐体、罐盖和吸附装置,罐体为上端开口的圆筒,罐体竖向设置,吸附装置安装在罐体内,罐盖呈圆盘状,罐盖水平扣在罐体的上端开口处;罐盖为空心结构,罐盖上表面竖向设有若干注水管,注水管与罐盖的内腔接通,罐盖的下表面固定有若干淋喷头,所有淋喷头均匀设置在罐盖的下表面,淋喷头与罐盖的内腔接通;罐体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支撑组,环形支撑组水平固定在罐体的内壁上,吸附装置设置在环形支撑组上。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塑料吸附脱硫罐,采用塑料材质提高了反应罐的耐腐蚀性,提高了罐盖与罐体之间的气密性,确保气体在上升的过程中,会最大程度的经过吸附装置,避免了气体逸出,提高了吸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硫罐,具体涉及一种塑料吸附脱硫罐。
背景技术
活性炭吸附法脱硫是现在比较成熟的烟气脱硫法方法,可利用活性碳吸附尾气中的硫,再利用喷淋的方式,将活性碳吸附的硫洗出来,生成很稀释的稀酸,既控制了尾气的排放又可将稀酸返回硫磺制酸生产车间再利用。在现有的尾气脱硫装置中,其罐体由水泥浇筑成形,并利用耐酸砖内贴防腐,且利用环氧树脂加碳膜等工艺进行防渗漏处理,盖体和管道为金属结构。但稀酸对金属物质的管道及钙盐的水泥结构有很强的腐蚀性,会对管道造成腐蚀并形成渗漏,造成检维修工作量和难度日愈加大,以及罐盖连接处漏气等问题。同时,脱硫罐内尾气在上升的过程中,还存在尾气会从活性炭吸附层/填料层的边缘和罐壁之间逸出的情况,对尾气的吸附脱除造成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料材质的吸附脱硫罐,其具有吸附率高,气密性好的优点。
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罐体、罐盖和吸附装置,所述罐体为上端开口的圆筒,所述罐体竖向设置,所述吸附装置安装在所述罐体内,所述罐盖呈圆盘状,罐盖水平扣在所述罐体的上端开口处,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盖和所述罐体之间设有斜面密封机构;
所述罐体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支撑组,所述环形支撑组水平固定在所述罐体的内壁,所述吸附装置设置在所述环形支撑组上。
采取以上技术方案的显著效果是:采用塑料材质作为脱硫罐,提高了反应罐的耐腐蚀性,斜面密封机构确保了罐盖与罐体之间紧密贴合,保证气密性,通过将吸附装置设置在所述环形支撑上,确保气体在上升的过程中,会最大程度的经过吸附装置,避免了气体逸出,提高了吸附效果。
所述环形支撑组包括至少两个环形支撑,所有所述环形支撑从上到下依次水平固定在所述罐体的内壁,所有所述环形支撑的内径从上到下依次缩小;
所述吸附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吸附件,所述吸附件呈圆饼状,所述吸附件与所述环形支撑一一对应,所有所述吸附件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环形支撑上,所有所述吸附件的半径从上到下依次缩小,所述吸附件位于对应的所述环形支撑的正上方,所述吸附件的下表面落在对应的所述环形支撑的上表面。
所述吸附件包括吸附底板和吸附模块,所述吸附底板呈圆盘状,所述吸附底板水平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环形支撑上,所述吸附底板的下表面落在对应的所述环形支撑的上表面;
所述吸附模块位于所述吸附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吸附底板外边缘还竖向设有围边,所述围边位于所述吸附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吸附模块位于所述围边内,所述吸附底板上贯穿有若干过水孔,所有所述过水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吸附底板上。
所述吸附底板的上表面中心还竖向设有吊臂,所述吊臂的上端设有吊环,所述吸附底板下表面还设有以所述吊臂下端为中心水平向外发散分布的若干加强杆,所有所述加强杆的外端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环形支撑的上表面,所述吊臂的下端穿过所述吸附底板并与所有所述加强杆的内端固定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在放置和取出吸附装置的时候,可通过吊索连接到吊臂上端的吊环,将吸附装置吊出或吊进,降低操作难度,吸附底板下表面的加强杆大大提高了吸附底板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57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温烟气臭氧脱硝系统
- 下一篇:脱硫运行优化专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