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水稻种传病害的农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5808.8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1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福;姚克兵;陈宏州;周华飞;束兆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7/12 | 分类号: | A01N47/12;A01N43/653;A01P5/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32204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风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2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硫菌唑 杀螟丹 防治水稻恶苗病 水稻种传病害 有效成分质量 干尖线虫病 农药组合物 水稻种子 浸种 制备 农药 防治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水稻种传病害的农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含有丙硫菌唑和杀螟丹,所述丙硫菌唑和杀螟丹的有效成分质量比为1‑400:1‑500。该农药主要用于水稻种子的浸种处理防治水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的新用途,尤其是一种以丙硫菌唑和杀螟丹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农药新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恶苗病是危害水稻的一种系统性侵染真菌性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个稻区。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水稻籼改粳的推进,水稻恶苗病发危害逐年加重,并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多菌灵成为当时防治水稻恶苗病首选药剂并大面积推广使用,有效控制了水稻恶苗病蔓延趋势。十年后的90年代,由于肥床旱育秧技术的推广,苗床高温高湿环境促进了恶苗病菌的繁殖侵染。同时,恶苗病菌对多菌灵产生严重抗药性,水稻恶苗病又卷土而来,在江苏、上海等地爆发成灾。替代药剂咪鲜胺,由于对菌丝细胞麦角甾醇合成具有强烈抑制作用被推荐用于水稻恶苗病防治,并取得巨大成功。进入二十一世纪,机插秧作为主要的水稻机械化栽培措施被大面积推广应用,大规模工厂化育秧由于浸种环节中相关措施及技术难以贯彻落实到位,而恶苗病菌对咪鲜胺抗药性的产生更加剧了恶苗病水稻上蔓延危害。
干尖线虫病作为水稻另一个种传病害,主要是病原线虫在水稻穗分化时刺吸危害,破坏穗原基,表现为穗型小,谷粒畸形,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丙硫菌唑是一种新型广谱三唑硫酮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中甾醇前体-羊毛甾醇或2,4-亚甲基二氢羊毛甾14位上的脱甲基化作用,该药剂的作用机理完全不同于当前防治水稻恶苗病药剂的作用方式。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水稻恶苗病菌对有关杀菌剂形成的抗药性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防治水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农药组合物,降低由于恶苗病及干尖线虫病的发生造成水稻产量的损失。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治水稻种传病害的农药组合物,含有丙硫菌唑和杀螟丹,所述丙硫菌唑和杀螟丹的有效成分质量比为1-400:1-500。
优选地,上述农药组合物含有丙硫菌唑和杀螟丹,所述丙硫菌唑和杀螟丹的有效成分质量比为1-10:1-10。
优选地,上述农药组合物,含有丙硫菌唑和杀螟丹,所述丙硫菌唑和杀螟丹的有效成分质量比为1-4:1。
优选地,上述农药组合物所述丙硫菌唑和杀螟丹与分散剂、乳化剂、湿润剂、填料或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配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
优选地,上述农药组合物丙硫菌唑和杀螟丹配成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或者种子处理悬浮剂。
优选地,上述农药组合物所述种子处理悬浮剂包含活性成分质量百分比为1-99%。
优选地,上述防治水稻种传病害的农药组合物,优选为种子处理悬浮剂以及可湿性粉剂。
所述种子处理悬浮剂由以下组分组成:
活性成分:1-60%;
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2-15%;
润湿剂:烷基萘磺酸盐,2-15%;
增稠剂:黄原胶,0.1-5%;
防冻剂:乙二醇,0.1-5%;
成膜剂:PVA,2-5%;
消泡剂:有机硅,0.01-3%;
色浆:玫瑰精,0.1-0.5%;
触变剂:硅酸镁铝,0.2-5%;
余量用水补足;
所述可湿性粉剂由以下组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58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配除草剂
- 下一篇:一种电解水防治蚕豆霜霉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