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槽一步法冲切成型模具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6123.5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4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刚;曾桂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B21D53/88 |
代理公司: | 44205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国亮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孔冲头 成型凸模 镶件 上模座 下模座 冲孔 驱动机构 工作端 下模块 上模 下刀 下模 冲切成型模具 生产节拍 冲切孔 压料板 一步法 导槽 工位 凸台 下行 成型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槽一步法冲切成型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设有压料板、成型凸模和位于成型凸模旁的冲孔冲头,所述冲孔冲头的工作端低于成型凸模的工作端,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下模块,所述下模块设有下刀块和镶件,所述下刀块和镶件之间设有供冲孔冲头穿过的冲切孔,所述镶件位于成型凸模下方,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冲孔冲头对工件进行冲孔的过程或冲孔冲头对工件完成冲孔后,所述驱动机构为镶件提供下行空间。本发明能在一个工位中实现冲孔和凸台的成型,提高生产节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模具,特别是一种导槽一步法冲切成型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导槽、导轨是由滚压弯曲得到半成品后,再由冲切得到成品,最后导槽焊接在A柱、B柱和C柱上面,导轨与支架焊接支架,装车后用于对玻璃升降的保护和导向。
装在汽车上后的导槽和导轨存在装配关系,需要非常顺的连接、过度,否则玻璃在升降过程中将受阻。
而导槽在过度位置涉及缺口和凸台两个特征,常规模具的做法做成1模2工位,先将导槽放到模具中的第一个工位,合模后在导槽上冲出缺口,模具分开,再将导槽放置到模具的第二个工位成型,再次合模后,在导槽上成型出凸台。由于成型一个导槽需要两个工位,生产节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槽一步法冲切成型模具结构,其能在一个工位中完成冲切和成型,提高生产节拍。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导槽一步法冲切成型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设有压料板、成型凸模和位于成型凸模旁的冲孔冲头,所述冲孔冲头的工作端低于成型凸模的工作端,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下模块,所述下模块设有下刀块和镶件,所述下刀块和镶件之间设有供冲孔冲头穿过的冲切孔,所述镶件位于成型凸模下方,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冲孔冲头对工件进行冲孔的过程或冲孔冲头对工件完成冲孔后,所述驱动机构为镶件提供下行空间。
上述模具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合模时,冲孔冲头在工件上实现冲孔,冲孔冲头对工件进行冲孔的过程或冲孔冲头对工件完成冲孔后,驱动机构为镶件提供下行空间,成型凸模驱使镶件下行,成型凸模和镶件在工件上成型出凸台,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一个工位中实现冲孔和凸台的成型,提高生产节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模座的上模打块和设置在下模座上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的执行端伸到镶件的下方。在合模过程中,上模打块与滑动组件压触后,驱使滑动组件的执行端移动,为镶件让出下行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镶件的下端面设有靠近冲切孔的第一平面、远离冲切孔的第二平面和连接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过渡平面,第二平面高于第一平面,合模的过程,上模打块驱使滑块组件的执行端让远离冲切孔的方向移动,滑块组件的执行端与镶件的接触点从第一平面移动到第二平面。在合模过程中,成型凸模驱使镶件下行,上模打块与滑动组件压触后,滑动组件的执行端沿着第一平面和过渡平面移动到第二平面,为镶件让出下行空间。在让出下行空间的过程中,成型凸模和镶件对工件成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块、滑块和安装在滑块上的滑块打块,所述滑块打块为滑动组件的执行端,所述固定块和滑块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滑块的上部设有第一驱动面,所述上模打块设有第二驱动面。开模后,弹性复位件驱使滑块和滑块打块复位。复位过程中,滑块打块沿着第二平面和过渡平面移动到第一平面,镶件上行复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孔冲头和压料板之间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冲孔冲头侧面的第一限位部和设置在压料板中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第二限位部上方。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防止合模过程时,冲孔冲头下行超出行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61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