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7171.6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0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泉;张锡龄;陈柏言;曾明煌;吴国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06;G02B13/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 ||
1.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室,包括镜筒;以及
从物侧到像侧沿着光轴依序固定在所述镜室内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其中第一透镜是最靠近物侧的透镜,其物侧表面沿着光轴向外凸出且沿着光轴的截面为凸字型,包括靠近物侧的小直径的第一部分和靠近像侧的大直径的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形成段差;
所述镜头包括靠近物侧的镜头小径部和靠近像侧的镜头大径部,所述镜头小径部和镜头大径部的直径不同,且所述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A/B≤0.28;
1.5ALT/L1T3.5;
其中A是所述第一透镜的小直径的第一部分的最大外径,B是所述镜头大径部的最大外径,L1T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像侧面于所述光轴上的距离,ALT是各枚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厚度总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包括光学有效直径部分、以及用于承靠固定的周缘部分,所述第一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厚度是其他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厚度的1.4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包括靠近像侧的大径部、以及靠近物侧的小径部,两者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镜头小径部由所述镜筒的小径部形成,所述镜头大径部由所述镜筒的大径部形成;
所述第一透镜的周缘部分固定在所述镜筒的大径部内,且光学有效直径部分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镜筒的小径部内;
所述镜头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镜筒的物侧端的盖子,所述盖子具有开口,所述盖子在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前方形成光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与所述盖子的物侧表面平齐或者略低于所述盖子的物侧表面,所述镜筒与所述盖子一体成型,所述盖子的开口为圆形或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包括朝向物侧的端面,所述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透镜固定孔,所述透镜的周缘部分固定在所述镜筒内,所述透镜的光学有效直径部分的一部分从所述第一透镜固定孔内伸出;
所述镜头小径部由所述第一透镜的光学有效直径部分的一部分形成,所述镜头大径部由所述镜筒形成,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的边缘形成所述镜头的光圈结构。
6.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包括:
镜室,包括镜筒、四或五个透镜;所述透镜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
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其物侧面为凸面;
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
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所述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A/B≤0.28;
1.5ALT/L1T3.5;
其中A是所述第一透镜的小直径的第一部分的最大外径,B是所述镜头大径部的最大外径,L1T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像侧面于所述光轴上的距离,ALT是各枚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厚度总和;
所述镜头包括靠近物侧的镜头小径部和靠近像侧的镜头大径部,所述镜头小径部和镜头大径部的直径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717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