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煤锅炉底渣余热储存利用一体化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7694.0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5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龙;王凤阳;吕海生;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1/00 | 分类号: | F24D11/00;F23J1/00;F01K17/02;F01D1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贺小停 |
地址: | 10003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渣仓 燃煤锅炉 冷渣器 余热 冷源出口 冷源入口 热源出口 热源入口 底渣 汽轮机低压缸 储存 炉渣 出口连接 储能系统 储热介质 储热系统 顶部设置 供热管网 燃煤机组 深度利用 循环水管 蒸汽管路 一体化 抽汽口 回热器 内腔中 排渣口 热电 存储 发电 投资 | ||
1.一种燃煤锅炉底渣余热储存利用一体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渣器(12)和渣仓(14),其中,冷渣器(12)与燃煤锅炉(1)的排渣口连接,冷渣器(12)的出口连接渣仓(14)的入口,炉渣作为储热介质存储在渣仓(14)的内腔中;渣仓(14)的顶部设置有热源入口和热源出口;其底部设置有冷源入口和冷源出口,其中,渣仓(14)的热源出口和冷源入口连接供热管网(15);渣仓(14)的热源入口与布置在燃煤锅炉(1)的蒸汽管路上的汽轮机低压缸(4)的抽汽口连接;渣仓(14)的冷源出口与布置在燃煤锅炉(1)的循环水管路上的回热器(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锅炉底渣余热储存利用一体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渣仓(14)包括保温外壳(1401),所述保温外壳(1401)的顶部设置有热源入口和热源出口;其底部设置有冷源入口和冷源出口;所述保温外壳(1401)的内腔中布置有换热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煤锅炉底渣余热储存利用一体化的系统,所述保温外壳(140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布置有流量分配机构(1406),两个流量分配机构(1406)之间布置有换热区;所述换热区内布置有若干个流体管路(1404),并填充有储热介质(14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煤锅炉底渣余热储存利用一体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流体管路(1404)为垂直式翅片管或盘旋上升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煤锅炉底渣余热储存利用一体化的系统,所述保温外壳(1401)的顶部设置有热流体驱动泵(1402);其底部设置有冷流体驱动泵(14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锅炉底渣余热储存利用一体化的系统,渣仓(14)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锅炉底渣余热储存利用一体化的系统,冷渣器(12)和渣仓(14)之间设置有链斗机(13)。
8.一种燃煤锅炉底渣余热储存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燃煤锅炉底渣余热储存利用一体化的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渣仓(14)、布置在燃煤锅炉(1)的蒸汽管路上的汽轮机低压缸(4)、以及布置在燃煤锅炉(1)的循环水管路上的回热器(8)组成储热开式回路,其中,从汽轮机低压缸(4)中抽取蒸汽送至渣仓(14)的顶部对储热介质(21)进行充热,充热完成后从渣仓(14)的底部排出至回热器(8);
渣仓(14)和供热管网(15)组成放热闭式回路,其中,供热管网(15)出口的冷水经渣仓(14)底部进入罐体对储热介质(21)进行放热,随后从渣仓(14)顶部排出重新送至供热管网(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76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