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式燃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7843.3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9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梁明莉;杭斌;邓居刚;吴立峰;张胜利;王兆丰;陈慈平;杜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22 | 分类号: | F02C7/22;F02C7/26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房鑫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式 燃气 系统 | ||
一种数字式燃气系统,包括通过主气路与外围燃料系统相连的工作喷嘴,主气路引出旁路作为点火气路,点火气路连接点火喷嘴;主气路通入低压仪表风并且连接气体排空管路,气体排空管路上设有气体排空阀;所述的低压仪表风共引出四条支路,四条支路上设置有止回阀、放空阀和快速切断阀,气体排空管路引出两条支路与主气路相连,第一、二快速切断阀安装在主路上,第三、四快速切断阀分别位于气体排空管路的两条支路上,点火气路上设有点火电磁阀,主气路在与点火气路的连通点之后安装天然气调节阀。本发明燃气系统的燃料供应以及流量调节稳定,能够有效保障燃气轮机正常工作以及停车的燃料供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的数字控制式系统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式燃气系统。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要求合理地配置适用的控制系统,采用电子数据控制模式,具备调控、监测、保护、信息采集、处理、记录、存储、显示以及通讯功能。
控制系统主要由电子控制器、控制软件、传感器、信号器、阀门、作动器、电动机构、电气箱(柜)、主控台和机旁控制板组成。控制方案主要包括控制逻辑、故障报警、故障处理策略。主要的阀门设备应该能够满足机组从起动点火到并网满负荷所需要的全过程天然气燃料供应要求,保证燃气轮机正常工作以及停车的燃料供应与控制。
燃料系统中的传感器、调节阀等关键部件选型设计,需严格按照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要求和响应时间要求,应计量准确,燃料供应及调节流量稳定,安全可靠,维护工作量小,使用寿命长。所选用的零件或组件应有良好的互换性,系统中的阀门、传感器等重要件选用进口产品。燃料系统附属的辅助设备应设计合理、体积小、重量轻、集成度和可靠性高,所供部组件应具有同类型电厂成功使用的良好运行业绩,能适应系统长时间连续运行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数字式燃气系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工作安全可靠,便于燃气轮机工作过程中对燃料的供应及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通过主气路与外围燃料系统相连的工作喷嘴,所述的主气路引出旁路作为点火气路,点火气路连接点火喷嘴;
主气路通入低压仪表风且连接气体排空管路,气体排空管路上设有气体排空阀;所述的低压仪表风共引出四条支路,第一支路通过第一止回阀和第一放空阀连接安装在主路上的第一快速切断阀,第二支路通过第二止回阀和第二放空阀连接安装在主路上的第二快速切断阀,第一快速切断阀位于主气路与点火气路的连通点之前,第二快速切断阀位于主气路与点火气路的连通点之后;第三支路通过第三止回阀和第三放空阀连接第三快速切断阀,第四支路通过第四止回阀和第四放空阀连接第四快速切断阀,气体排空管路引出两条支路与主气路相连,所述的第三快速切断阀、第四快速切断阀分别位于气体排空管路的两条支路上,第三快速切断阀所在支路与主气路的连通点位于主气路与点火气路的连通点之前,第四快速切断阀所在支路与主气路的连通点位于主气路与点火气路的连通点之后;
点火气路上设有点火电磁阀,主气路在与点火气路的连通点之后安装天然气调节阀。点火电磁阀之后的点火气路分成两条支路,两条支路分别连接第一点火喷嘴和第二点火喷嘴。
所述的主气路上设置有油滤,油滤布置在主气路与点火气路的连通点之前。
所述的气体排空管路设置第三快速切断阀的支路与主气路的连通点位于主气路与点火气路的连通点和第一快速切断阀之间,油滤布置在第一快速切断阀之前。所述的主气路上设置有主气路温度传感器,主气路温度传感器布置在油滤之前。气体排空管路设置第四快速切断阀的支路与主气路的连通点位于天然气调节阀与工作喷嘴之间。所述的第二快速切断阀位于主气路与点火气路的连通点和天然气调节阀之间。所述的主气路上设有第一主气路压力传感器和第二主气路压力传感器;第一主气路压力传感器布置在气体排空管路设置第三快速切断阀的支路与主气路的连通点及第一快速切断阀之间,第二主气路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气体排空管路设置第四快速切断阀的支路与主气路的连通点及天然气调节阀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78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齿轮涡轮机的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柔性连接结构组件的装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