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作物青枯病的抑菌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8444.9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6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蕾;孙东磊;安玉兴;李继虎;胡玉伟;毛玉玲;管楚雄;许汉亮;黄卫娟;陈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60 | 分类号: | C05G3/60;C05G3/80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曾银凤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作物 青枯病 菌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鼠李糖脂在制备防治农作物青枯病的农药或者抑菌肥中的应用,该应用制备得到的抑菌肥,能有效减轻作物青枯病病害,促进作物生长。而且,鼠李糖脂在用于制备防治作物青枯病的抑菌肥中,其与合适比例的腐殖酸盐、糖蜜、氮源、磷源、钾源、微量元素和螯合剂进行配合,进一步提高抑菌效果,既可以用于直接根施,又可用于叶面喷施和浸种,对于作物青枯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该抑菌肥中含有有机质,能有效提高作物抗性,改善土壤状况,能大大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一种防治作物青枯病的抑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又称青枯菌,引起的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青枯病至今已被证明可侵染44科数百种植物,包括重要的经济作物如花生、番茄、烟草和香蕉等。研究表明,番茄细菌性青枯病的致病因子主要是病原菌分泌的胞外多糖、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以及内切葡聚糖酶,尤其是胞外多糖能阻塞叶柄节和小叶处较小孔径的导管,影响和阻碍体内水分运输,从而引起植株萎蔫。青枯菌发病的最适温度是25~35℃。青枯菌在自然条件下能长期存活,病菌通常可以从植物根部或茎部的伤口侵入,引起发病,被侵染植株初期茎叶白天萎垂,傍晚恢复,数天后整株枯死,但仍呈青绿色,天气潮湿时,病株出现由水渍状变为褐色的斑块,病茎维管束变褐,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溢出。番茄青枯病菌主要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且能存活数年,在田间主要通过雨水和灌溉水传播,人畜、农具、带菌土壤、昆虫和线虫等也能传播,引起重复侵染,导致病害流行、蔓延。
传统的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性品种、生物农药防治及采用轮作等方式。抗病品种由于病原菌变化快,品种抗性容易丧失;化学防治效果不佳,而且对食品安全及环境有很大负作用;施用有机肥由于重金属、抗生素和激素类物质的存在,城市垃圾堆肥和畜禽有机肥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控制青枯病的危害已经成为作物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作物青枯病的抑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鼠李糖脂在制备防治农作物作物青枯病的农药或者抑菌肥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治作物青枯病的抑菌肥,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原料包括鼠李糖脂、腐殖酸盐、糖蜜、氮源、磷源、钾源、微量元素和螯合剂。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治作物青枯病的抑菌肥的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防治作物青枯病的抑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微量元素、螯合剂依次加入有助于提高肥料的稳定性溶于水中,边搅拌边加入腐殖酸盐,待腐殖酸盐完全溶解后加入糖蜜;边搅拌边加入氮源、磷源、钾源;加入鼠李糖脂,混匀,即得。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发明人在无意中发现,鼠李糖脂对于青枯菌(茄科雷尔氏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抑制青枯病菌的抑制剂,应用于制备防治作物青枯病的抑菌肥中,能有效减轻作物青枯病病害,促进作物生长。
而且,鼠李糖脂在用于制备防治作物青枯病的抑菌肥中,其与合适比例的腐殖酸盐、糖蜜、氮源、磷源、钾源、微量元素和螯合剂进行配合,进一步提高抑菌效果,既可以用于直接根施,又可用于叶面喷施和浸种,对于作物青枯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该抑菌肥中含有有机质,能有效提高作物抗性,改善土壤状况,能大大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相对于传统的青枯病防治方法,采用环境友好型生物源抑菌成分,对人体无毒无害,较传统化学药剂更加绿色环保,有利于可提高作物的经济价值、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84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