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腰椎用偏心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9748.7 | 申请日: | 201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8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黄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H15/00;A63B21/02;A63B23/16 |
代理公司: | 11616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枝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把手 连接结构 转轮 转轴 偏心 连接板 柔性刷 壳体 腰椎 表面设置 减震机构 内腔 按摩效果 表面固定 使用效率 传统的 绳孔 按摩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腰椎用偏心刷,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把手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底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设置有多个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表面设置有柔性刷板,所述把手的顶部开设有绳孔,所述转轴、转轮和柔性刷板的数量均为五个,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把手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本发明通过把手、减震机构、连接结构、壳体、凹槽、转轴、转轮和柔性刷板的配合,解决了传统的腰椎用偏心刷,按摩效果较差,不能给腰椎进行有效按摩,从而影响了偏心刷实际使用效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腰椎用偏心刷。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很多年轻人患病多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造成的,不良的坐姿、站姿以及长期弯腰或重体力劳动都是发病原因,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常用方法是按摩腰椎间盘,因此,各种各样的腰部按摩装置开始出现在生活中,目前市场上有常用的有腰椎用偏心刷,但是现有的偏心刷按摩效果较差,不能有效给腰椎进行按摩方式,导致按摩效果较差,影响了该装置的实际使用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腰椎用偏心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腰椎用偏心刷,具备按摩效果好,提高偏心刷实际使用率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腰椎用偏心刷,按摩效果较差,不能给腰椎进行有效按摩,从而影响了偏心刷实际使用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腰椎用偏心刷,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把手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底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设置有多个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表面设置有柔性刷板。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顶部开设有绳孔,所述转轴、转轮和柔性刷板的数量均为五个。
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把手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通孔。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弹簧、活动板和减震槽,所述把手的两侧均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远离减震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顶部依次贯穿第二连接板、连接通孔和第一连接板并延伸至第一连接板的外部,所述固定螺栓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柔性刷板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橡胶凸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使用者手部握持把手,将该装置壳体置于腰间,从上至下进行滑动,通过转轴带动转轮运转,通过转轮带动柔性刷板对使用者椎间进行按摩,有效提高了偏心刷的按摩效率,使得患者椎间得到放松,缓解患者椎间的压力,有效解决了传统的腰椎用偏心刷,按摩效果较差,不能给腰椎进行有效按摩,从而影响了偏心刷实际使用效率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了绳孔,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且当不需要使用时,也可以将其悬挂至有挂钩的地方,通过设置了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连接通孔,方便使用者对该装置进行拆卸,后期也方便使用者进行更换壳体,或者对其表面进行清洗,通过设置了减震弹簧、活动板和减震槽,当使用者使用时,手部可以用力按压活动板,起到了对手部进行锻炼的效果,起到了锻炼使用者握力的效果,可以有效锻炼使用者的手部肌肉,通过设置了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增强了该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把手和壳体发生掉落的情况,通过设置了轴承座,提高了转轴的转动效果,从而有效提高了转轮和柔性刷板对患者椎间的按摩效果,通过设置了橡胶凸块,起到了对患者椎间进行按摩的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未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97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足部反射区穴位智能识别仿生推拿刮痧治疗鞋
- 下一篇:一种按摩指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