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小轧辊止推轴承游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9917.7 | 申请日: | 201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7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桑孔超;姜海军;陈烨;巫献华;赵磊;林乐乐;陈功彬;韦思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04 | 分类号: | F16C35/04 |
代理公司: | 44226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123 广东省韶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推轴承 隔圈 回装 内圈 游隙 取出 技术方案要点 轧辊止推轴承 使用性能 轧辊辊系 轴承游隙 轴承座 减小 修磨 拆开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游隙调整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减小轧辊止推轴承游隙的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拆开轴承座以取出止推轴承,并取出止推轴承的两列内圈以及隔圈,将两列内圈回装至外圈内,确定止推轴承的游隙范围,对隔圈进行修磨,最后回装至止推轴承内。本发明具有提高止推轴承的使用性能以及保证轧辊辊系稳定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游隙调整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减小轧辊止推轴承游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热轧中厚板生产线上,由于轧辊装配精度、辊系交叉以及轧辊磨削精度等原因,导致钢板在轧制过程中,轧辊产生轴向窜动。产生的轴向力由轧辊止推轴承承受,即轧辊止推轴承的作用就是保证轧辊在轴承座内的轴向窜动量符合要求。
但是,随着止推轴承的使用时间越来越长,止推轴承的滚动体与轴承外圈磨损量越来越大,造成止推轴承游隙变大,止推轴承对轧辊轴向固定的作用越来越小,使得轧辊在轴承座内的窜动量越来越大,造成轧机轧辊辊系不稳定,直接影响钢板板形情况,严重时造成钢板刮框和设备损坏,对生产连续性和生产成本影响较大,因此,很有必要研究一种保证轧辊止推轴承游隙符合设计范围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轧辊止推轴承游隙的方法,具有提高止推轴承的使用性能以及保证轧辊辊系稳定性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减小轧辊止推轴承游隙的方法,包括:
根据轧辊的窜动量要求,拆开不符合窜动量要求的轴承座以取出止推轴承,将止推轴承的两列内圈及隔圈从外圈中取出,记录隔圈的宽度并记为A;
将两列内圈回装至外圈内,记录两列内圈之间的间隙并记为B;
根据止推轴承的使用说明书,确定该止推轴承所要求的游隙范围并记为C;
将隔圈由宽度A修磨到宽度B+C,并把修磨后的隔圈回装至止推轴承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记录两列所述内圈之间的间隙时,要求将未安装所述隔圈的所述止推轴承水平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列所述内圈的滚动体与所述外圈的内壁相贴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轧辊窜动量的要求,确定所述轧辊在所述轴承座内的窜动量为小于3mm。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通过对游隙值超出设计范围的止推轴承隔圈进行测量、修磨和回装,保证止推轴承游隙在设计范围内,从而提高了止推轴承的使用性能;
其二,保证了轧辊辊系的稳定性,减少了因轧辊窜动而造成的板形不良、钢板刮框以及设备损坏等事故,同时也大大节约了止推轴承的备件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轧辊与轴承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生产过程中轧辊与板坯之间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止推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测量隔圈尺寸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测量无隔圈时两列内圈之间尺寸的示意图。
图中:1、轴承座;2、轧辊;21、外圈;22、内圈;23、隔圈;3、止推轴承;4、板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减小轧辊止推轴承游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99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