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运用效能的作战系统操作行为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0099.2 | 申请日: | 201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8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毛腾蛟;张东戈;牛彦杰;梁雪峰;沈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5 | 分类号: | G06F17/15;G06F17/14;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封睿 |
地址: | 210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运用 效能 作战 系统 操作 行为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运用效能的作战系统操作行为分析方法,将作战运用效能表现量化,确定运用效能信号;采用极限测试法确定作战系统响应函数,推算逆系统响应函数;根据作战运用效能信号和逆系统响应函数,确定总体操作信号;从总体操作信号中分离出不同属性的操作信号;将不同属性的操作信号与对应的正常操作信号比较,找出异常的属性操作及其变化值。本发明对作战系统的人员操作行为进行解析化分析,提升了分析的便捷性和准确性,能够为后续操作行为调整,提升运用效能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意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战系统运用效能分析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运用效能的作战系统操作行为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作战运用效能是指在预期的环境中,不同人员进行操作时,作战系统完成任务的总体水平。武器系统作战运用效能不仅与系统中武器装备的具体构造、参数有关,还与人的编制体制、组织架构和实战中不同属性操作人员的实时操作有紧密的关系。在实际作战中,系统内部的参数不易发生变化,系统作战运用效能的改变主要源于操作人员的行为,人员的操作不同,作战系统的效能表现就有不同,操作行为如若受到干扰,对于某些属性的操作会减弱或失效,进而造成作战系统运用效能的降低。在战场上系统的效能表现可以从外部进行观察,但内部的运行机制、人员操作行为,不易监测。如果能够根据系统的异常效能表现,对某些属性人员异常操作行为进行分析,就能够迅速判断异常效能的影响根源所在,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通常,针对作战系统操作行为分析较为困难。当前对操作行为分析大多基于专家系统得到一个定性的结论,无法细致地对不同属性操作行为进行解析化的评价和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运用效能的作战系统操作行为分析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运用效能的作战系统操作行为分析方法,通过构建一个线性响应可逆系统,实现操作行为的解析化分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作战运用效能表现量化,确定运用效能信号;
步骤2:采用极限测试法确定作战系统响应函数,推算逆系统响应函数;
步骤3:根据作战运用效能信号和逆系统响应函数,确定总体操作信号;
步骤4:从总体操作信号中分离出不同属性的操作信号;
步骤5:将不同属性的操作信号与对应的正常操作信号比较,找出异常的属性操作及其变化值。
步骤1中,对摧毁敌军类型设置不同的权重,并结合数量进行叠加计算,用叠加的结果来表征作战运用效能,按照上述方法获得不同时刻的作战运用效能后,拟合得出运用效能信号曲线。
步骤2中,首先采用极限测试法对作战系统全部属性进行规范化操作,检测作战效能信号,拟合得到的解析表达式即为系统冲击响应函数h(t),然后根据系统与其逆系统响应函数的关系h(t)*h′(t)=δ(t),得到逆系统响应函数h′(t)。
步骤3中,将运用效能信号y(t)与逆系统响应函数h′(t)进行卷积,即可得到总体操作信号f(t)=y(t)*h′(t)。
步骤4中,将总体操作信号f(t)经过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上的特征曲线即不同属性操作的分布;根据各属性操作的频率设置不同带通滤波器,获取不同的频率分量,对各频率分量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即得表征不同属性操作的三角函数谐波:其中fn(t)为n属性操作行为的时域信号,Fn(w)为n属性操作行为的频域信号。
步骤5中,将不同属性的操作信号与对应属性的正常操作信号的幅值cn和相位值进行比较,对应偏差大于设定阈值的属性即为造成效能变化的主要操作行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对作战系统的人员操作行为进行解析化分析,提升了分析的便捷性和准确性,能够为后续操作行为调整,提升运用效能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意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00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